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档案博览 > 档案史话

国家图书馆九十年

发布时间:2017-12-04 00:00|栏目: 档案史话 |浏览次数:

1912年8月27日,位于北京地安门外什刹海广化寺的京师图书馆正式对读者开放。这里也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的发端。

中国从商代起就设有收藏重要典籍的库室,西周时期的盟府、秦朝阿房宫中的藏书就是古代国家图书馆的雏形。不过国立图书馆正式对社会上的读者开放,还是始自于民国初年的京师图书馆。它的创办与发展,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进程的一个缩影。

几经搬迁的图书馆

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的思想冲击着中国社会。1896年,改良派人士李树?上书清廷,请求在京师等处设立大书楼(即图书馆),"许人入楼观书"。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后,清王朝见旧有的统治无法维持,于1901年被迫宣布实行"新政",近代图书馆事业才得以起步。

八国联军入侵洗劫后的北京,经过了几年恢复又重现了安定局面。1909年(宣统元年)4月24日,清政府新建的"学部"奏请筹建图书馆,同年9月9日得到宣统皇帝"御批"。其实,刚登基的宣统皇帝溥仪才3岁,根本批不了奏章,是他父亲摄政王载沣点头同意才盖上玉玺的。这位思想有些开明的满清王爷对社会还是做了一件好事。朝廷同意兴建京师图书馆的馆舍,选在什刹海的广化寺,于1910年8月破土动工。一年多以后爆发的辛亥革命使清王朝退了位,图书馆的兴建工程倒是接续了下来。

1912年(民国元年)8月27日,新建成的京师图书馆正式开放接待读者。当时馆内藏书以南宋皇家藏书楼缉熙殿和明代皇家藏书楼文渊阁的藏书,以及清廷内阁大库、翰林院及国子监南学藏书为基础,总共10万余册。其价值自然很珍贵,但数量比起国外的近代图书馆却显得太少。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鲁迅等许多文化名人,当时都曾为充实馆藏而筹划奔走。

由于广化寺地方过于低湿,京师图书馆于1913年10月停办,并于1915年搬迁到安定门内方家胡同国子监南学旧址。1926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利用庚子赔款成立了北京图书馆,因其馆舍租用北海公园内的部分建筑物,于1928年更名为北海图书馆。同年,京师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年,国立北平图书馆与北海图书馆合并,馆长由蔡元培兼任。

合并成立的北平图书馆在北海西侧修建的新馆于1931年完成。藏书楼的雕龙丹陛、云头栏板、瓦兽、彩绘额方等,都仿照宫殿式建筑的规格而建。图书馆大门前的汉白玉石狮、华表、昆仑石和太湖石等,又是从圆明园废墟上搬迁来的。截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北平图书馆藏书量达到145万册。不过当年最大的阅览室座位也只有32个,每天到馆阅览者有30余人。

每一部珍藏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京师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曾规定"图书馆之设,所以保存国粹,造就通才,以备硕学专家研究学艺、学生士子检阅考证之用"。话虽这么说,当时的读者却要花两枚铜元购票才能进馆看书。图书馆迁到北海公园之后,进馆价上升为20个铜元--要先购买公园的门票才能进馆。民国后期虽然取消了门票,却规定"穿对襟短衣"(即普通劳动者装束)不得入内,普通民众因此与图书馆无缘。

新中国成立后,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北京图书馆,成为中国的国家图书馆。馆内藏有很多珍贵图书,如河南安阳出土的3000多片殷墟甲骨、西汉的竹简、8000多卷敦煌经卷、公元5世纪的写本、12世纪的雕版印刷品、16世纪的铜活字、《永乐大典》残存本的大部和全套文津阁《四库全书》、革命导师和著名作家学者的手稿及校订本等。

每一部珍藏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四库全书》萃集了从古到清的中华文化典籍3470种。当时用人工共抄了7套,分藏于北京皇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奉天(今沈阳)的文溯阁(现存辽宁图书馆)、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和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文汇阁和文宗阁的两部在太平军占领时被烧,文澜阁的一部也在太平军与清军争夺杭州时散失,文源阁的一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北京原皇宫的那一套,后来被国民党劫往台湾。北京图书馆现藏的一套《四库全书》,来自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原馆址前的大街也因而得名"文津街"。

1949年4月入藏的一部名为"赵城藏"的经卷,本是金代一位名叫崔法珍的信女花了30年时间募刻而成,原藏于山西省赵城县的广胜寺。抗战时期日寇侵占赵城,到处搜寻这部经卷并阴谋把它劫到日本。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中共山西省委派队伍连夜将其秘密运走,在途中与敌人遭遇,激战中8位八路军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从孔子、柏拉图,到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无一不是利用图书馆博览群书成为有创造性新思想的伟人的。中共中央移至北京后,毛泽东便办理了北京图书馆的借书证,编号为1号。

国图与时俱进

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专门规定,全国各地出版社的各种出版物都要缴送3册(份)给北京图书馆。截止到1998年底,馆藏文献已达115种语言文字2160万册(件),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五位,并以每年60-70万册(件)的速度增长。

1987年10月,北京图书馆迁至海淀区紫竹院公园北侧高粱河畔的新址,原馆改为分馆,邓小平为新馆题写了馆名。新建的图书馆大楼气势恢宏、庄重典雅,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地上书库19层,地下书库3层,可容纳2000万册藏书,荣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榜首。馆内计有30余个阅览室,3000多个阅览座位,日均接待读者7000人次左右。从1995年起,北京图书馆又开始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征程,朝着"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方向迈进。

注:北京图书馆于1999年1月5日起更名为国家图书馆

(摘自《北京青年报》)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