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档案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4年,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设立档案管理特种教席,标志着我国档案教育的问世。1946年3月,殷钟麒等人在重庆创办了一所私立崇实档案函授学校。可见,我国的档案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于40处代有了一定的发展。1952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政务院联合做出决定,批准中国人民大学设立档案专修班,这标志着新中国档案教育事业的正式创立。
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成为全国档案教育与档案学研究中心和培训高等学校档案师资的基地。
档案教育结构是指档案教育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档案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种类档案专门人才。
从宏观上看,我国档案教育体系一般包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在职继续教育和社会教育四个部分。
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三个教育层次。档案专业的发展需要不同专业知识结构的人才。从事档案学研究、档案业务管理、档案事业组织管理等种类人才需专业知识结构各不相同。因此,档案教育应根据档案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种类人才比例结构,合理设置种类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