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编研成果

刘涌泉

发布时间:2006-08-30 00:00|栏目: 编研成果 |浏览次数:

  刘涌泉,原名刘浩源,1917年出生在山东省新泰县龙廷区马家庄。其父刘洪俊农民出身,思想进步,多次掩护党的地下组织活动。刘涌泉自幼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和熏陶,参加革命前,就帮助党组织侦察敌情,搜集情报,做了很多工作。1939年刘涌泉参加革命,在新泰县公安局做侦察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任泰南专署公安局侦察员,不久调任泰宁公安局侦察股长。刘涌泉对敌斗争坚决勇敢,机智果断,多次潜入敌占区收集情报,惩奸除恶,均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45年抗战胜利后,刘涌泉随部队开赴东北,先后任辽阳市公安局预审员、治安科科长、副局长。1946年8月调辽南一专署公安局,9月调任青城县公安局副局长。刘涌泉带领广大干警,紧紧依靠群众,侦破案件,捕捉、惩处罪犯,迅速稳定了社会治安。1947年6月,刘涌泉任青城县公安局长。是时,青城县民主政权刚刚组建,斗争形势复杂,匪患猖獗,刘涌泉率全局干警立即投入剿匪除奸斗争。8月30日,刘涌泉率公安队1个班执行剿匪任务,被盖景祯匪伙包围在水獭岭下的龙王庙村(今永泉村)。刘涌泉当机立断,跃马挥枪率战士趁浓雾冲出重围。突围后,刘涌泉发现还有战友陷在土匪的包围中,便拨转马头,返回营救。二次突围时,刘涌泉脚部中弹骨折,摔落马下。这时,刘涌泉子弹已经打光,便拖着伤腿,爬到附近群众家的粉窖中掩藏。土匪沿着血迹追到粉窖,让刘涌泉出来投降,刘涌泉厉声拒绝到:"要打就打,决不投降。"土匪向窖内乱枪射击,刘涌泉胸部连中3弹,壮烈牺牲,时年30岁。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