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编研成果

回玉泉

发布时间:2006-08-30 00:00|栏目: 编研成果 |浏览次数:

  回玉泉,原名回恩库,1908年8月27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三岔子屯一个贫农家庭。自幼家境贫寒,仅读2年书便辍学谋生。1921年因家乡水灾,逃荒到鞍山市立山区。16岁时,学习修表、刻字技术,曾在"鞍山制铁所"当过工人,因不堪忍受日本人欺侮而愤然离厂,以修表和经销书报为业。"九·一八"事变后,回玉泉因积极经销宣传抗日刊物遭到通辑,于1932年初投奔海城一带抗日义勇军,参加运送武器、炸列车等抗日活动。1933年投奔北平"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在中国共产党秘密组织的"西山救国工作训练班"受训,受到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结业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12月,受组织派遣赴锦州做地下交通工作,193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回玉泉只身潜回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十分重要的鞍山,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根据党"发展组织,壮大力量,长期埋伏,待机行动"的指示,回玉泉到鞍山后首先打入"昭和制钢所"当工人,站稳脚根,广泛结交进步青年,建立党群工作小组,至1942年夏已发展骨干力量20余人。1941年秋,组建了"众声"剧团,宣传抗日,唤醒群众觉悟的同时,考察吸引进步青年入党。1943年11月,回玉泉派阎力夫、李实等人赴哈尔滨、长春开辟工作,建立"东北人民解放联盟",领导哈尔滨和长春部分进步青年,开展革命活动。回玉泉工作积极努力,身患重病仍奔赴各地检查指导工作,终因积劳成疾,于1945年7月28日在鞍山病逝,时年37岁。回玉泉虽然没有看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但他组织领导党群工作小组及所积蓄的革命力量,已投入革命的洪流,在鞍山、哈尔滨、长春等地的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