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编研成果

李纯华

发布时间:2006-09-04 00:00|栏目: 编研成果 |浏览次数:

  李纯华,字净尘,1903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耿庄镇土台子村。少年时期曾与张学良、张学铭等一起读小学、中学,后考入奉天讲武堂学习军事。1929年,李纯华入东北将校班学习,毕业后先后任东北军连长、营长、军校中校教官等职。1931年"·一八"事变后,李纯华不满国民党政府和东北军的不抵抗政策,愤然离职还乡,向亲友们宣传抗日救国,组织群众抗日,在家乡拉起一支群众抗日队伍。同时,他走遍辽南各地,联络各地抗日武装,形成了辽南义勇军联合抗日的局面。1932年6月,北平东北民众救国会将战斗在辽南的各路义军改编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二军团,11月改名为东北义勇军第二军团(即辽南义勇军),共17个路军4个支队,李纯华任第二军团代理总指挥。直接参与李纯华指挥的军事行动的有9个路军和3个支队,33000余人。此后,李纯华率辽南义勇军转战辽南各地,先后发动火烧海城日军兵站、岫岩关门山会战、破袭中长路、跨海运军火等大小战斗数百次,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使其惶惶不可终日。1933年以后,在日军的重兵围剿下,辽南义勇军供给困难,被迫向辽西转战。李纯华率3000余将士经热河、察哈尔到绥远,被国民党中央军缩编为1个骑兵旅,李纯华被任命为中将司令。1934年,蒋介石委任李纯华为中将旅长,李纯华断然拒绝,并在《大公报》上发表声明,揭露蒋介石集团假抗日,卖国求荣的阴谋。1936年12月,李纯华参加了西安事变。此后任西北总部中将参议、江苏绥靖公署中将高级参议、第三集团军中将高级参议,李宗仁部骑兵第二军中将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并荣立战功。1939年,李纯华调任河南汤恩伯部任中将政治部主任,因其同情共产党,与共产党人刘澜涛、赵寿山关系密切,被以通共罪名逮捕,准备杀害,后被汤恩伯部军事监狱主任(吉鸿昌侄子)救出,逃往西安,经何柱国等将领担保,弃军从商,才免于难。此后,李纯华为给抗日力量筹集资金,与荆有岩等人组建华侨银行,任兰州分行总经理,安排共产党人南汉宸等在银行中工作,通过银行与新疆、苏联、陕北沟通军事情报,在经济上为中国人民抗日斗争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兰州解放,李纯华于1950年把其在兰州的企业全部交给了人民政府。1956年回到故乡任辽宁省参事室参事。在"文化大革命"中,李纯华受到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打击、迫害,于1968年7月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终年65年。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