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贵堂,字荣阶,祖籍山东省黄县,1891年11月18日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丁家堡(今丁八里村)。丁贵堂幼年家境贫寒,随父兄务农,10岁始读私塾,继在海城小学堂读书。1910年毕业于奉天高等学堂后,曾在奉天东关教书。1912年,丁贵堂考入奉天政法学堂,后又考入北京税务专门学校,1916年毕业后奉派到安东海关任见习。1919年秋,丁贵堂调到北平总税务司署做打字工作,后为汉文科帮办。1927年春,调上海海关任汉文秘书,不久升为上海海关代理副税务司,1929年初任总税务司署汉文科代理税务司,次年补为汉文科税务司。其间,丁贵堂团结并带领海关中国员工为争取平等待遇、加列汉文报表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华人、洋人原则上待遇平等,打破了单用英文报关的惯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丁贵堂以高度的爱国热情,为抗日救亡而斗争,他联合海关高级华员通电全国海关,号召海关员工捐款支援抗日。在他的倡议下,全国海关的中国员工从1933年起按月捐工资的5%,先后支援过东北义勇军、抗日同盟军、阎宝航领导的救国会、宋庆龄创导的"工会"运动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又拨出3万余元支援八路军和新四军。1943年3月,丁贵堂在重庆任总税务司署秘书长,6月代理总税务司,中国关员第一次执掌海关领导权。8月,国民党政府又派美国人任总税务司,丁贵堂改任副总税务司。10月以后,丁贵堂赴新疆等设海关,先后设立迪化、塔城、伊宁等5个海关。抗日战争胜利后,丁贵堂被派为上海财经接收委员,并兼上海海关税务司及上海浚浦局局长。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几次命令丁贵堂将当时远东最大的挖泥船"建设号"开往台湾,在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的帮助教育下,丁贵堂决心留守上海海关,尽力保护关产,迎接解放军接收,他以种种理由予以拖延。松沪警备司令汤恩伯十分恼怒,曾下令逮捕丁贵堂,因解放大军兵临城下,汤恩伯仓惶出逃,丁贵堂幸免于难。上海解放后,丁贵堂积极协助上海市军管会接管总税务司署、上海海关和浚浦局。建国后,丁贵堂先后任海关总署副署长、海关管理局局长等职,主持人民海关的建设,成绩卓著,毛泽东主席曾直呼他为"丁海关"。1962年11月21日,丁贵堂病逝于北京,终年71岁。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