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宝航,字玉衡。1895年4月6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市望台乡小高丽房村。因家境贫寒,求学十分艰难,阎宝航时而放牧,时而耕田,16岁时终于完成了高级小学学业。1913年,阎宝航考取了奉天省立两级师范学校预科,1918年4月创办了奉天贫儿学校,得到程砚秋、张学良、郭松龄等人的支持。1921年,被基督教奉天青年会聘为青年部干事。先后组织"星期三会"、"启明学社"等团体讨论新文学,学习马列主义,探讨救国救民之路。1925年6月阎宝航在沈阳组织学生2万多人,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声援"五卅"运动。1927年在英国留学,1929年春完成爱丁堡大学研究院的学业,回到奉天,任青年会总干事。相继组织起"辽宁省国民外交协会"、"辽宁省国民常识促进会"、"辽宁省拒毒联合会"3个反日群众团体,分别被选为主席、总干事、会长,进行了一系列反日斗争。"九·一八"事变后,阎宝航化装逃亡北平,联合高崇民等于9月27日发起组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阎宝航任常委兼政治部长,为抗日救亡而奔走呼吁,并募集钱款衣物援助东北义勇军抗日。1937年4月,阎宝航等在上海八仙桥成立"东北抗日救亡总会",被推选为常务委员,受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阎宝航被聘为军委政治部战地党政设计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事业协进会理事、大明事业公司经理等,他利用这些合法身份,为党搜集到许多有价值的情报。抗战胜利后,阎宝航联络东北在渝民主人士宁武等于1945年12月末组成"东北政治建设协会"。1946年1月10日任重庆各界人民团体组成的"政治协商会议陪都各界协进会"理事。1946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阎宝航等10人去南京请愿,途中被暴徒打伤住进医院。中共驻南京代表周恩来到医院慰问说:"宝航同志,你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同年8月被选为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1947年1月21日任辽北省政府主席。1949年5月,调任全国政协筹委会副秘书长,协助周恩来筹备政协会议的召开。10月,任中苏友好协会理事兼副总干事,后兼任中苏友好协会俄文学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阎宝航调外交部,先后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条约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治法律学会常务理事等职。1959年辞去外交部的职务,到文史资料委员会以政协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委员的身份主持征集、整理文史资料工作。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经他征集的文史资料近2000件,1500余万字。"文化大革命"中,阎宝航受到迫害,于1967年11月6日晚被投入监狱。1968年5月22日,阎宝航含冤去世,终年73岁。粉碎"四人帮"后,阎宝航得以平反昭雪。1978年1月5日,阎宝航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