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编研成果

徐永清

发布时间:2006-09-04 00:00|栏目: 编研成果 |浏览次数:

  徐永清,原名傅麟兆,满族,辽宁省岫岩县红旗营乡南隈子干沟人,出生于1911年。1932年徐永清毕业于岫岩县立师范,被派至洋河夹道沟小学(今杨家堡乡境内)任教,其间,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为,激起对日伪统治的强烈不满。9月15日,徐永清瞒着父母妻儿逃亡关内,依母姓化名徐永清参加革命。在河北省涿县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抗战胜利后,徐永清回到东北,经辽北省辽源专员公署委派任通辽县县长。徐永清在通辽解散伪维持会,组建人民政权和人民武装,稳定社会治安,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反奸清算斗争,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是时,通辽斗争形势严峻,残存的反动势伺机破坏,徐永清曾被绑架,九死一生。然而徐永清无所畏惧,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忘我的工作。12月8日,当地土匪、国民党顽固势力相互勾结,发动了反革命暴乱。徐永清率县政府干部战士同叛乱分子展开激战,终因寡不敌众,徐永清等28名同志相继被捕。徐永清被捕后,被关押在单人牢房,他担心难友缺乏经验,受到欺骗,便咬破食指,撕下衣襟,血书"诸位不知者无罪,一切永清知",买通伙夫,遍示牢内难友,鼓舞大家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12月17日,国民党军政当局组成"临时法庭",公开"审判"被捕同志。徐永清怒斥敌人:"我们共产党人不谋私利,不饱私囊,一心为劳苦大众,错在哪里?何罪之有?而你们倒行逆施,认贼作父,才是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敌人无言以对,匆匆将徐永清等人判处死刑,押赴刑场。徐永清面对屠刀,大义凛然,慨然说道:"难友们,敌人要杀害我们了,不要怕,生有地死有处,为革命而死是光荣的!匪徒们,你们的未日就要来临了!科尔沁草原终有一天会解放的!"说完,与28位难友慷慨赴义,时年34岁。1946年1月12日,通辽解放,县人民政府分别将县城主要街道、医院和学校命名为永清街、永清医院、永清学校。以纪念为通辽人民解放事业而献身的徐永清烈士。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