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编研成果

黄显声

发布时间:2006-09-04 00:00|栏目: 编研成果 |浏览次数:

  黄显声,字警钟,1896年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石庙子镇蓝家沟。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因参加"五四"运动被迫辍学。1921年入东北讲武堂第三期炮科,结业后在东北军中任职,因治军严谨,聪敏而正义,为张学良所赏识,1931年3月调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总局长。"九·一八"事变后,曾率部在沈阳抗击日军,后退守锦州组建公安骑兵总队,并首创抗日义勇军,抗日烽火遍及辽宁各地。1932年初,锦州失陷,黄显声率部入关。2月,公安骑兵总队改编为东北军骑兵二师,黄显声任师长,先后驻防北平四苑、河北易县、涞源一带。在此期间,黄显声开始与共产党联系,任中共党员刘澜波为少校书记官,从中共北方局请来17名共产党员委以重任,并开办教导队,培训抗日骨干。1935年7月,张学良将东北军骑兵合编为骑兵军,黄显声任副军长,他拒绝参与剿共,并清除国民党特务,使骑兵军成为东北军中唯一没有和红军发生磨擦的队伍。1936年10月,东北军、西北军在五曲联合创办军官训练团,黄显声任教育长,他以联共抗日为宗旨,致力于革除陈腐作风,培养了一大批骨干。"西安事变"前夕,黄显声被派到河北石家庄,任五十三军军长兼一一九师师长,他支持中共党员吕正操在一一六师吸收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使该师成为军中的抗日中坚。"西安事变"后,黄显声毅然拒绝"弃张投蒋"的游说,遭到亲蒋势力的排挤,被迫离开部队,应周恩来的邀请,只身奔赴武汉,一面协助共产党做统战工作,一面为营救张学良而奔走。1937年冬,黄显声决定去延安,应邀参加抗日军政大学的领导工作,不幸被国民党特务侦知,1938年2月2日,在黄显声动身前夕,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于汉口。黄显声被捕后,先后监禁在湖南益阳、贵州息烽、重庆"白公馆"等处,肉体和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但他一身正气,宁死不屈,不仅拒绝收买,还曾挥拳痛打特务。黄显声利用"优待"等有力条件,传递情报,广泛结识共产党人,同监狱当局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形成一股强大的正义力量。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黄显声被杀害于步云桥,时年53岁。1949年12月1日重庆解放,重庆市革命烈士审查委员会审定黄显声为烈士。12月15日,重庆市各界人民举行追悼大会,沉痛悼念"一一·二七"殉难烈士,中共中央西南局及第二野战军负责人刘伯承、邓小平等亲自前往祭奠。1960年,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黄显声烈士的英灵移至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安葬。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