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宁,原名董连元,1917年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沙河镇樱桃园村。董宁6岁丧母,随父到黑龙江省明水县,入小学读书。1933年,董宁返归故里,考入辽阳中学读书。在校期间和进步同学组织读书社,阅读进步书籍,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37年高中毕业后,立志寻求救亡图存之路,"誓死不当亡国奴",和同学一起流亡关内。董宁考入北平东北大学,在校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省济南组织的第三集团军政治工作训练班;10月被选派到德州范筑先将军部做政治工作;12月被派到冀南八路军别动队政治处工作,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底以后,董宁先后任中共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平、尧山边区中心县委委员、中共巨(鹿)、任(县)、隆(平)、特委组织部长兼隆平县委书记、中共冀南二地委宣传部长等职,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忘我工作,深入发动群众,为开创这一地区工作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39年秋,董宁被派赴内邱、尧山两县开辟抗日根据地,他不畏险,顽强斗争,使尧山西部63个村庄的抗日活动蓬勃开展起来。1942年初,董宁赴中共北方局党校整风学习,担任党支部委员和学习组长。1943年4月,董宁任中共冀南二地委副书记,是月底,随冀南二地委机关和军分区机关到达南宫县八里庄。5月1日,因汉奸告密,日伪军突然袭击八里庄,地委机关转移到冀县肖家庄时,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董宁头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