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星,1908年10月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市陈家台村一个中农家庭,家人节衣缩食供他读书,他勤奋好学,1926年小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奉天省立第三高级中学。陈景星读书期间,与国民党左派接触,加入早期的国民党,拥护北伐战争,在青年中积极宣传革命道理,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罪行。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的教训,使陈景星看清了国民党的真面目,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1928年底,陈景星与进步青年石璞一起去南京,考入南京金陵大学。这期间,陈景星广泛结交了进步人士,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革命思想逐渐成熟起来。1929年底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陈景星入党后,在极其危险的条件下,积极为党工作,发展多名学生党员。不久,陈景星担任了中共金陵大学党支部书记,他的出色工作,使这个支部组织严密,斗争坚强有力,成为当地南京一个较强的战斗堡垒。1930年4月5日,中共南京市委组织900多名学生上街游行,支援"和记洋行"工人罢工斗争,陈景星组织全校师生参加游行,很快与工人会合,召开了群众大会,几百人的游行队伍,迅速扩大到上万人的集会,在当局出动军警镇压时,陈景星一边组织游行,一边安排学生队伍安全撤退,表现出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1930年5月25日,中共南京市委决定由陈景星在金大组织一场文艺晚会,以熄灯为号,散发宣传单号召罢课、罢工、罢市,市委宣传部长刘季平和石俊等人相继被捕,最后由陈景星完成了散发传单的任务,由于刘、石等人被捕,市委决定由陈景星代理市委宣传部长。为了便于开展工作,陈景星一直住在"和记洋行"工人宿舍里,串连工人兄弟,扩大武装力量。由于一交通员被特务盯梢失密,1930年8月末,陈景星、石璞等人相继被捕。在狱中,陈景星面对酷刑,临危不惧,义正词严地揭露、抨击国民党的反革命罪行,敌人软硬兼施,一无所获,最后以"甘心附共,图乱首都,无法可恕"为由,判处死刑。1930年9月4日,陈景星、石璞等7名同志在雨花台从容就义,陈景星时年仅22岁。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