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编研成果

孟庆印

发布时间:2006-09-04 00:00|栏目: 编研成果 |浏览次数:

  孟庆印,1925年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市王石镇英北村小北沟一个雇农家里,自幼家境贫寒,6岁时随祖母沿街乞讨,8岁时给地主放牛,受尽欺凌,16岁时到灵山铁路做苦工。1945年10月,孟庆印满怀深仇大恨参加了解放军,迅速成长起来,他作战机智勇敢,屡立战功。1946年2月抗击国民党军队进攻战斗中,荣立2次小功。1947年2月,在三保临江战役中,孟庆印和战友一举攻克八九六高地,荣立大功1次,所在连被授予"攻无不克"锦旗一面。1947年夏季攻势中,孟庆印负伤不下火线,立下战功,荣升为副排长。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在攻打义县战斗中,孟庆印冲锋在前,率全排战士奋勇突破敌城防工事,占领敌山炮阵地,缴获山炮2门,俘敌35人,解除了对后续部队的威胁,其后率队直插敌人心脏大佛寺,胜利地完成了突击任务。孟庆印荣立特等功1次,被师党委授予"尖刀英雄"光荣称号,所带二排被命名为"尖刀英雄排"。1949年10月,孟庆印所在部队参加衡宝战役,向国民党白崇禧部发起攻击。10月10日,敌军占领二八○高地,不仅威胁我军后方及指挥部,也是向东逃窜的一个重要通道,如不迅速夺回,必将影响整个战役的部署。夺回并守住二八○高地这样一个紧急而又艰巨的任务,落在担任预备队的三连二排身上。在副连长和排长孟庆印的带领下,二排利用炮火掩护,仅用20分钟就出其不意地夺下了二八○高地。敌军见大势已去,以百倍的疯狂,投入1个营的兵力向二八○高地发起冲锋,孟庆印率全排战士拼死守住阵地,寸土不让,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打退了敌人2次进攻,使二八○高地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拦住敌人的退路,直至我军发起总攻,全歼敌人。在激战中,孟庆印腹部不幸中弹,壮烈牺牲,长眠在兴隆山二八○高地上,献出了年仅24岁的生命。孟庆印牺牲后,师党委给其追记大功1次,命名二排为"孟庆印排",记集体大功2次,并授予"攻得勇猛,守得顽强,兴隆山上再放光芒"锦旗一面。同时师党委讣告全师,召开追悼大会,号召全体指战员开展学习尖刀英雄孟庆印的活动。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