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恒星,1954年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1960年随全家迁往黑龙江省林口县五林镇马桥村。1973年中学毕业做乡村民办教师,1978年考入牡丹江师范学校大专班政治系,兼修中文专业。毕业后分配在县城重点高中任教,1980年11月调回母校五林中学,任副教导主任兼高中学年组长、语文教研组长、班主任。1984年12月17日因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时年仅30岁。黄恒星工作认真负责,奉行"决不误人子弟"的宗旨,执教4年共收集整理辅导材料50余册(件),220余万字,编辑并刻写油印《现代汉语复习举要》、《文言文基础汇编》、《议论文的读写训练》等60万字,总结归纳"纠、改、加、填、辨、解、分、析、选、归、译、写"的《指导高考语文复习十二字法》刊登在县《教育周报》上。1982至1984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考,该校高中语文科平均成绩2次县内夺魁,1次列全省第二。他在《我的班主任》一文中写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女学生李昊从山东慕名投学该校,女宿舍满额,他动员妻子腾出1铺炕,将其安排住下,后考入外语学院;学生患病他将其接到家中调养直至痊愈……。他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学生。1984年10月7日,黄恒星在教室授课时突然晕倒,经医生诊断为急性贤炎、胸膈肌浮水多发合并症。治疗期间,他还一直惦记着教学,12月17日,病情恶化,弥留之际嘱托家属:"把我埋在南山,我要看学生们上课……"。黄恒星病逝后,2000余人自动赶到五林为之祭悼,54名大中专和就业学生自筹资金为老师立"桃李情碑",省、市人民政府及共青团组织追授为"模范青年教师",号召向黄恒星学习,中共黑龙江省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牡丹江日报》、《黑龙江日报》、《中国青年报》、《教育研究》先后发表《红烛照后人》、《桃李情》等报告文学,宣传黄恒星的事迹,《中国青年》将其推选为"十大青年人物"之一。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