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师庸,出生于1927年9月。浙江省宁波市人。现任鞍山钢铁学院化工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历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4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煤加工利用研究工作。特别是将原属于煤田地质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煤岩学移植到煤化工领域中来,开创了应用煤岩学这一新学科,使煤化学和煤化工领域出现新的局面。目前它已成为煤化学和煤化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内有关院校先后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此课。1985年冶金出版社出版的《应用煤岩学》是他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结晶,该书在1986年国际书展中获得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并被冶金部评为优秀科技书籍奖。周师庸主持了诸多的科研项目。近20年来,获奖的项目主要有"炼焦配煤研究",1977年获冶金部科研成果奖。"反射率测定仪研制",1982年获冶金部科技进步四等奖。"高挥发份、弱粘性结性大同煤的利用",1983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铁合金专用焦研制",1985年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酒泉钢铁公司焦炭质量预测",1990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煤制工程材料研制"项目达到国际前沿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列为国家火炬项目,1991年获国家科委火炬高新技术金奖。"煤岩配煤",1995年获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焦炭质量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1996年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0年来他还发表有影响的论文近30篇。其中5篇用外文发表,另有"固体可燃矿物和化学"和"岩学教程"译著2部。他还多次应邀赴国外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他是国际煤中痕量元素会议咨询委员会中唯一中国籍委员。他从1987年起曾培养9届硕士研究生,也指导了中、青年教师进行科研工作。他还开设了"现代煤化学"、"煤岩学研究方法"、"煤塑料工艺基础"和"应用煤岩学"等研究生课程。他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冶金部┯判悛科技工作者。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