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编研成果

高德振

发布时间:2006-09-05 00:00|栏目: 编研成果 |浏览次数:

  高德振,艺名"高老太太"。辽宁省海城市人。1901年出生于民间艺人世家。15岁时便能演唱东北民族、喇叭戏等。曾在海城、营口、沈阳等地表演喇叭戏。1940年,在海城公益舞台搭班,与著名评剧演员王文芳、鞠桂芳、王兴梅等人合作,演出传统剧目。解放后,回家乡务农。1953年到1983年一直从事业余演出,曾10多次参加辽宁省及营口市、鞍山市、海城县的文艺汇演。从1956年至1982年,曾被选为海城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海城县政协委员。1980年,加入中国舞协辽宁分会和辽宁省民间艺术研究会。1985年与世长辞,享年84岁。1953年,高德振同何作英、张宝延等出席辽东省文艺汇演。他演出喇叭戏《王婆骂鸡》、《打枣》,获表演一等奖。从此,喇叭戏在辽南地区十分流行。1958年,辽宁省文化厅正式为海城喇叭戏定名。1981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中收录了《海城喇叭戏》这一词条。海城喇叭戏代表剧目《王婆骂鸡》,经高德振改编整理后由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辽宁群众文艺》杂志也发表了此剧。1985年,他创作并表演的喇叭戏现代戏《夸庄稼》,荣获辽宁省优秀演出奖,《辽宁群众文艺》全文发表了演出剧本。为了发展和繁荣喇叭戏艺术,80年代,他几次剃去心爱的胡须,登台表演,让省、市文艺部门录音、录像。同时,还热情地辅导省、市专业和业余舞蹈工作者,毫无保留地将表演艺术传授给向他求教的艺术工作者。他表演的海城秧歌别有特色,他擅长表演老年妇女,被称为一绝。在表演中,他运用"花柳步""一条线""闪脚""前仰后合""抖肩""蹬步亮相"等动作,塑造老年妇女形象,活龙活现。他的表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体现出了海城秧歌的"哏、俏、浪"的艺术特色。他的民族演唱也十分出色。他嗓音高亢、甜美、纯朴,极富于地方特色。他唱的《上茨儿山》、《梁祝下山》等曲子,曾在海城境内广为流传。1982年,文化部艺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中国民歌选》选录了他演唱的《梁祝下山》一曲。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