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编研成果

海城遗址(三)

发布时间:2016-11-01 00:00|栏目: 编研成果 |浏览次数:
现存名为"姑石"的海城石棚,是由6块磨光的巨大花岗岩石板筑成,呈长方形,其中3块做壁石,竖立着支撑起来,上有盖石。东侧立有半截石板,埋入地下尺许,形似门,下铺底石。石棚高出地面近3米,方向为南偏东。盖石最大,重50余吨,南北长6米,东西宽5.5米,四周均探出壁外约1.5米。侧面远看,如一巨大的长方形石桌,而近视,则如石筑小屋,故称为"石棚"。
辽东半岛上石棚形成的年代,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即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当石棚普遍建立的时候,人类社会已进入到了金石并用或青铜时代了。海城姑嫂石即是这种石棚普通出现的青铜时代的产物,距今约4000年,这一点可以从姑嫂石的建筑技术和规模上得到验证。
那么,中国其他地方还有没有石棚了?石棚的分布和用途都有哪些呢?石棚的分布很广,据史料记载,欧洲、非洲、亚洲等几乎遍布世界各地,而中国的石棚,多见于吉林、山东、湖南、四川,其中,辽东半岛南部石棚最多,据辽宁省博物馆调查,仅旅大、金县、盖县、庄河、岫岩、海城、新宾等11个县区统计,就已发现大小石棚54座,其中,以盖县石棚山石棚为最大,海城姑嫂石石棚次之。
石棚的用途,诸家说法不一。主要是一种巨石坟墓,为墓葬。1964年,辽宁省文化局曾组织省文物普查队辽南分队,在姑嫂石西壁和北壁下打了2个小型探坑,约0.4米处曾发现有黑褐色夹砂粗陶和滑石陶器物残片,均素面无纹饰,此外,在辽南地区的复县铧铜矿石棚、双房二号石棚、庄河杨屯石棚等,曾分别出土过人骨、磨制三棱石镞,石纺轮,夹砂红陶器、多瘤状石棍棒头等。这些大量的出土器物为"石棚墓葬说"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特别是有些专家指出:有的石棚一个或两个,而有的石棚却三个、四个或更多的石棚修筑在一起,还有的与大石盖墓,积石墓为伍成群,如果石棚是宗教祭祀建筑物或氏族活动场所,有一两个即可,何以要三四个和更多,甚至成群?据此分析,石棚即是墓葬,石棚群即是石棚墓群。可见海城析木石棚亦应属于墓葬范畴,形体硕大,规模宏伟。
海城石棚,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石棚规模宏伟壮观,被称做巨石文化。它的壁石或盖石重达几吨或几十吨,它的开采、搬运和架设,每一步都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一种建筑物,它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原始社会的状态具有很重要的价值。辽宁省人民政府于1963年9月公布海城石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城营城子遗址位于海城市东南7.5公里,八里镇英城子东山上。营城子,又名英城子,古代又有赢城山、安地城、安市城(今海城营城子)之称,系中国历史上隋唐时期高句丽修筑的山城。
山城为椭圆形,城墙沿山脊用土夯筑,东高西低,方圆约4平方公里,城内有泉水,由东向西流出城外。东西南北4城门,西为正门,其北侧尚存残墙一段,外筑石墙,内为夯土。东门置山城最高处,东西二门相距约1公里,南北二门相距约0.5公里。城内西北部半山坡有石筑圆形遗址3处,人称"水牢"。东南部现村民院内存古井1眼,深约6米,井壁为锲形石砌筑。据村民介绍,此井原已淤塞,解放后重新启用清淤时,曾于井内挖出马鞍、铁马蹬等马具。山城外东南隅有一明显人工堆筑的土山,高约4米。
营城子山城遗址至今未正式发掘。2001年秋季,一村民挖菜窖时发现一储水池,该水池为锲形石砌筑,后做抢救性处理。此系目前辽宁省高句丽山城中发现的最大蓄水池。此外,历年来在遗址采集或出土的遗物有:灰色绳纹、条沟坟砖;红色绳纹、方格纹瓦及瓮、罐等陶器残片;铁剑、铁刀、铁矛、箭簇、炮石等兵器和革制甲叶、马具等。其中炮石、燕明刀、汉五铢、开元通宝等货币,尤以开元通宝为最多。同时,遗址中还出土过辽代的铧、锄、犁等铁制农具和碗、三足铁锅等生活实用器。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