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史话传说

海城高跷

发布时间:2014-12-10 00:00|栏目: 史话传说 |浏览次数:

  又称海城秧歌,是城乡广大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海城高跷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旧时的祭祀祈福、迎神赛会,还是今天的喜庆节日、集会庆典,都少不了高跷表演。民谣"喇叭一响,浑身发痒;锣鼓一敲,乐得蹦高",就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对高跷的喜好爱悦之情。
  海城高跷是地秧歌与高跷相结合的产物。初为两足落地,平地秧歌,清咸丰年间变为高跷,后经不断创新,逐步完善。海城高跷的主要角色以"四梁四柱"为中心,即头跷、二跷、老生、老蒯、上装、下装等,表演形式从"起鼓",到"过街楼"、"骑象"、"大场"、"小场",最后是"下武场"。表演题材基本源于生活,多为群众喜爱的戏曲和神话故事。以手绢、彩扇、烟袋、马鞭等为道具,脸谱化装比较夸张,装束多以大红大绿为主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音乐以唢呐和锣鼓乐为主,曲牌有"满堂红"、"大姑娘美"、"句句双"等。表演风格火爆热烈,欢腾奔放,优美抒情,风趣诙谐,雅俗共赏。这些风格特点,充分体现在"扭、浪、逗、相"等表演技法中。
"扭"是海城高跷的基本技法,民间一向有扭秧歌之称。海城高跷以"交替花"为基本扭法,将"挽、片、掏、打、缠"等腕部的动作和前踢步、后踢步等步法交替运用,配之以鼓乐,形成了千变万化的高跷扭法,生动体现了人民群众勤劳勇敢,朴实乐观的精神风貌。
"浪"是海城高跷的审美标准,评价一位演员扭得好谓之"浪的好"。民间艺人将高跷的审美标准概括为"稳中浪,浪中美,美中俏,俏中哏"12个字。
"稳"是高跷表演的根基,"浪"是扭得美不美,俏不俏,它突出的是动态之美,是内在感情自然的流露。"浪中美"是动态的内在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俏"主要表现在舞蹈节奏的变化之中,通过动作的大小、快慢、强弱、缓急、收放、动静、轻重的对比,构成动作上的俏劲,表现出高跷泼辣明快,俏皮可爱的艺术特色,给人以艺术美的感染。"俏中哏"多出现在动作之尾,在一收的瞬间静止中表现出动态美,动得快,收得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逗"是海城高跷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表现手段,以逗来抒情达意,逗哏成趣。逗是人物感情色彩的渲染,也是海城高跷表演艺术的核心。人们常说:"不逗不为秧歌,逗得不活不为能手"。高跷表演中,逗最为引人入胜,"逗而不俗,趣而不丑",逗得风趣而不庸俗。
"相"即"鼓相",是"叫鼓、亮相"的简称。它借鉴、吸收戏曲中"亮相"的表演程式,在一定锣鼓套的配合下做一个优美(或英俊、威武、滑稽)的瞬间静止造型。鼓相使高跷表演跌宕起伏,动静有致,神韵十足,呈现出异常热烈的气氛。
  自1985年开始,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为海城艺术节(高跷秧歌节),并举行高跷秧歌赛事活动。1987年春节,海城高跷应邀赴北京龙潭花会大赛,一举夺魁。此后海城高跷多次参加全国街场民间舞蹈汇演、中国国际旅游艺术节、中国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1989年参加奥地利第五届克拉根福国际民间艺术节、第十一届克雷姆斯民间艺术节和匈牙利第二届萨尔瓦尔国际民间艺术节活动。1991年赴日本参加第十届"大中国展"表演。1990年起海城市连续三届成为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主会场,汇集了墨西哥、俄罗斯、土耳其、古巴、美国、意大利等国的民间艺术团交流艺术,国内少数民族、地区代表队也来表演。海城市已成为高跷艺术之乡。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