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立山区万平社区的就业服务大厅里,失业人员韩福杰办好到公益性岗位就业手续后高兴地说:"有了这个大厅,办事特别方便!"为了帮助棚户区"零就业家庭"更好地实现"双就业",立山区在棚户区回迁居民居住比较集中的万平和新风社区新建了两个就业服务大厅,今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就业服务大厅配备了滚动式大屏幕等设施,就业信息、办事流程等内容一目了然,所有涉及劳动就业的诸如申办保险、申领保险补贴、办理培训、职业介绍等事项在大厅里都能一站式解决。
2005年以来,我市实施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在入户调查中发现,棚户区回迁户中有952户为"零就业家庭"。针对这种情况,我市将援助棚户区"零就业家庭"作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制、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及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广泛拓展就业渠道。
根据全市统一部署,立山劳动保障部门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帮助生活困难的"零就业家庭"。截至目前,立山区423户"零就业家庭"已经全部实现"双就业"。
立山区援助"零就业家庭"工作的成功经验只是全市的一个缩影。我市针对棚户区"零就业家庭"处于动迁、租房居住的时期,居住比较分散,联系不便的实际情况,实行市、区、街层层落实责任制,对棚户区"零就业家庭"就业情况实行动态管理,特别是在回迁小区建立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农贸网点以及开发公益性岗位,使棚户区就业困难群体"有活干、双上岗、生活稳",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我市还实行"一户一策",帮助棚户区"零就业家庭"人员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对缺少就业技能和无专业、无特长的人员,进行普惠制技能培训。按这些人员的基础和能力培训相应的职业技能,创造上岗条件。
在安置棚户区"零就业家庭"人员"双就业"的同时,我市还按照《鞍山市城乡特困群众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着力解决棚户区"零就业家庭"的基本生活、教育、住房、供暖、就医等方面的问题,解决他们就业后遇到的生活困难。
此外,我市还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优势,让掌握技能的"零就业家庭"人员在收入更多的岗位上就业。截至目前,全市952户棚户区"零就业家庭"成员全部实现"双就业"。
实习生 徐茗羽 记者 侯冰冰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