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档案博览 > 档案史话

珍贵的阙特勤碑铭

发布时间:2016-05-31 00:00|栏目: 档案史话 |浏览次数:
阙特勤碑铭,是古代突厥族自己留下来最早的档案史料,也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留下来的最早的民族文字记录。
突厥族自南北朝、隋、唐以来,在我国北方建立了游牧部族的联盟帝国,蒙古族先人也曾是这个联盟部族之一,在风俗、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蒙古族受突厥族影响很大。因此,阙特勤碑铭不仅是突厥族可贵的档案史料,对于研究蒙古族的历史,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阙特勤碑是公元732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年)突厥汗国芯伽可汗为纪念其亡弟阙特勤(阙是名,特勤是官号)的功勋而建立的,用大理石制成。立碑地点是在鄂尔浑河(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右岸的于都斤山(亦称郁督军山),1889年,被俄国地理学家雅德林采夫在这里发现(同时还发现了芯伽可汗碑)。碑文是用突厥文和汉文两种文字刻写的,正面、左右两面是突厥文,共七十一行字。背面是汉文,碑额上有"故阙特勤之碑"几个楷书大字。
关于阙特勤碑的建立和唐玄宗派人参加树碑的经过,新、旧唐书的《突厥传》均有明确的记载。《旧唐书》卷一九四记云:"二十年,阙特勤死,诏金吾将军张本逸、都官郎中吕向,赍玺书入蕃吊祭,并为立碑,上自为碑文(汉文部分),仍立祠庙,刻石为象,四壁画其战阵之状。"随着历史的推移,阙特勤祠庙已化为乌有,但阙特勤碑,到十三世纪尚为元朝诗人耶律铸所见,在他所写的集子里《取和林》一则的自注中说:"和林城,芯伽可汗之故地也。岁乙未,圣朝太宗皇帝(窝阔台)城此,起万安宫……(城)东北七十里有唐明皇开元壬申(732年)御制御书阙特勤碑。"
阙特勤突厥文碑铭,很难译读,丹麦学者汤姆生是第一个能通读该碑突厥文的人。1894年,他编著的《鄂尔浑河碑铭文字》问世以后,人们才开始知道阙特勤碑铭突厥文部分的内容。阙特勤碑突厥文部分,是用叙事诗的形式,歌颂了可汗和贵族的战绩和功勋,但也写出了突厥的盛衰和奴隶主政权更迭的历史过程。它作为突厥文档案史料,可以弥补我国史书中诸《突厥传》的不足,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突厥、回纥、鞑靼(即蒙古)等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语言文字等,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阙特勤碑的汉文部分,主要是记述了唐朝与突厥族的亲密友好关系。阙特勤死,唐玄宗深感悲痛,不仅亲自为其撰写碑铭,而且派使臣前往,建"高碑立山,垂裕无疆",以示悼念,为民族间的友好团结写下了有意义的一章。
摘自《档案史话》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