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公众服务 > 热点聚焦

我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再添三人

发布时间:2018-05-17 00:00|栏目: 热点聚焦 |浏览次数:

首次有传统医药类项目传承人位列其中,我市现有10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516,记者从市文广局非遗中心获悉,我市的皮影戏(岫岩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吕正业、海城喇叭戏代表性传承人肖杰、中医正骨疗法(海城苏氏正骨)代表性传承人苏继承正式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这次传承人推荐评选工作是继2012年之后的第五次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与评选。前四次,我市共有7人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涉及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戏剧5个类别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这次文化和旅游部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我市有三人成为第五批国家级传承人,其中我市首次有传统医药类项目传承人位列其中。

我市新增的这三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均是行业内的“高手”。吕正业1962年出生于岫岩黄花甸镇。17岁到镇评剧团拉主弦,1985年吕正业拜岫岩著名皮影艺人丁德显为师,学唱皮影,专攻生小。吕正业天生一副好嗓子,其唱腔柔婉细腻,音色靓丽清新,其演唱之魅力有“不是女人唱,胜似女人腔”的赞誉;肖杰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鞍山海城地区学习并传承喇叭戏,经常随同当地喇叭戏老艺人赵有年、张绍寅等老师到各地演出,使海城喇叭戏表演技艺得到不断提升。后来正式拜海城喇叭戏国家级传承人赵有年为师。她非常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开展带徒传艺等培训活动,从理论到实践培养学员的表演技艺;苏继承继承传统的正骨经验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突出苏氏正骨的三大特色,无痛下接骨、透明度治疗和无后遗症疗法,运用苏氏正骨学术思想,采用手法复位与外固定器结合治疗四肢骨折具有特色和优势。苏继承注重中医传承,广泛开展中医骨伤师带徒工作,促进老中医学术思想薪火相传。

截至目前,我市有岫岩玉雕、海城高跷秧歌、鞍山评书等11个国家级项目,其中岫岩民间剪纸、岫岩皮影2个项目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鞍山皮影、海城牛庄馅饼制作工艺等9个省级项目,千山文化、祁家通背拳等50个市级项目,海城民间文学等29个县级项目,县级以上非遗项目共计99个。在成功申报非遗名录的同时,也确立了刘兰芳、单田芳等10位国家级传承人,8位省级传承人,76位市级传承人,市级以上传承人共计94位。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