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编研成果

杨芝坡

发布时间:2006-08-30 00:00|栏目: 编研成果 |浏览次数:

  杨芝坡,1907年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城一个贫苦的回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一家5口人靠父亲做小买卖维持生活,不得温饱,10多岁才勉强念了几年书。"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入侵,土匪横行,杨芝坡满怀复土还乡的大志参加东北军,转战长城内外,看到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和东北军的一退再退,心中十分不满,1938年毅然脱离旧军队,在华北参加了八路军。1942年杨芝坡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智勇双全,能征善战,很快由战士升任排长、连长、教导主任、营长等职。1945年抗战胜利后,受组织派遣,杨芝坡回到阔别14年之久的家乡,任台安县保安团参谋长,他废寝忘食,动员人民群众参军参战,使县保安团武装迅速壮大。杨芝坡根据台安县回民较多的特点,组建回民支队(又称回民连),他率先垂范,动员弟弟杨芝清、弟媳张桂馥、爱人张柏珍和长子杨松令、次子杨松柏参军,一时传为"满门从军"的佳话,激发了广大回族青年参军报国的热情。1946年2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台安,杨芝坡奉命率队转移到青城县坚持斗争,任青城县保安团长。1946年冬季,保安团改编补充到四纵队十二旅,随主力部队转战辽南。1947年5月,根据上级指示,杨芝坡带领队伍重新返回青城县,杨芝坡仍任保安团长。当时形势十分严峻,组建部队十分困难,当杨芝坡得知通云堡区中队收缴敌人武器较多时,便带领少数干部前去扩大武装。7月1日,杨芝坡率队返回县城途中,在石门山下遭到土匪伏击。杨芝坡临危不惧,沉着地指挥战士反击,伺机突围,当连长艾金山受重伤时,他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抢救,不幸被敌人乱枪打中,头部流血过多,当场壮烈牺牲,时年40岁。杨芝坡的英雄事迹在鞍山地区广为传颂,被人们誉为"台安的马本斋"。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