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编研成果

鞍山城郊遗址(三)

发布时间:2015-12-08 00:00|栏目: 编研成果 |浏览次数:
鞍山城郊遗址(三)(图1)
西鞍山远眺
西鞍山有好多名字,龙凤山、神女峰、骆驼山,其中,骆驼山是人们较为熟知的名字。她位于鞍山城市的南大门鞍山城西,鞍山城市亦因其得名。这座充满神韵的山峰,曾是那么美不胜收,她有众多鲜为人知的风光名胜。当夕阳西下,站在杨柳河大桥上,往西翘望西鞍山,可以见到形象逼真的"神女峰",额头、眼毛、鼻、嘴、身、胸轮廓分明,恰似一美女仰卧在鞍山古城对面,守护着鞍山的南大门。山峰植被良好,果树繁多。山南坡有古代"夕阳寺"、"背荫观"等三寺两观遗址及长流古井等。站在杨柳河北桥头望此峰,像美女子头像;南行300米再看此峰,又象美男子头像。如在下午2点以后夕阳西斜时,神女峰则更加美丽辉煌。
《鞍山市志》记载,西鞍山明清时期曾为宗教圣地,苍松翠柏掩映下的佛道两院"夕阳寺"和"背阴观",分别座落在南、北山坡,每当朝霞泛红或夕阳西下之时,伴随着晨钟暮鼓,寺庙里便响起一片呢喃的诵经声和清脆而又赋予节奏的木鱼声。而今香火鼎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据说,寺院庙宇都毁于当年日军的炮火,而那密密阴森林木,早已被一些村民砍去当木柴烧,留下的却只有光秃秃的岩石、遗址和炸弹坑。而就在这一片斑驳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西鞍山古矿洞遗址。西鞍山古矿洞就在神女峰峰底最南端,极具观光价值和历史考古价值。
1957年6月的一天,几位考古工作者来到了 "背阴观"和"夕阳寺"遗址,满目苍苍的景象给他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而意外发现的10余个古代矿洞却给他们带来了一丝安慰和惊喜。随后,他们为这几个矿洞作了编号和初步记录。最大的一个编为9号的矿洞在接近山顶的东侧,洞口高10余米,宽6米,洞室内80余平方米。沿洞壁西、南两侧上下分布若干小洞,向内延伸,形状各异,深不可测。形成洞中有洞的状态。这些大小山洞皆为人工开凿,痕迹十分明显,洞口尚残留一些当年掘出的矿石。当考古人员仔细寻觅前行时,栖居洞内的无数蝙蝠凌空飞起,阴森的冷气袭人。就在堆满蝙蝠粪便的洞室北侧,他们发现了一个砌筑的石桌,桌上留有一盏铁制油灯,桌下有粗瓷白释碗,鸡腿坛口沿残片等典型辽代遗物。于洞内及洞口等处,还发现了铁钎、橇棍等铁制生产工具。经过专家分析、测定和考察后,断定为辽代铁矿洞。
《辽阳县志》记载:"鞍山石洞,旧堡村南。鞍山东山坳有石洞,口东,始入须屈身而下,再进数开,方广可五六丈。光绪甲午有四五人持烛入,行半里许,恐怖不敢前而返,未测洞之所至也",即为此洞。
鞍山地区的铁矿冶炼,历史悠久,始于西汉。《前汉书》载有"辽东郡有盐官、铁官"。《明一统志》记载:"汉在辽阳南九十里有铁厂百户所,盖州卫北九十九里有铁厂百户所"。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些"铁厂百户所"应为鞍山区域之内。
汉以后历代,采矿和冶铁业十分发达,至辽、金、元进入鼎盛时期。辽太祖神册年间(公元916年~公元921年),于辽阳设"铁榷",此为用"征实铁的办法,监督矿冶业而设置的专门机构。并设置铁州即汉时新昌县,是时,辽阳路府所辖鞍山"。
自汉以来,鞍山地区发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铁制农具、兵器、生活用具等无不与本地产铁有关。因此,西鞍山古矿洞,年代上限至迟应为辽金无疑。西鞍山古矿洞遗址更是鞍山冶铁历史的实物见证。
由于西鞍山"古矿洞"遗址处于地表风化堆积处和坡积处的边沿部位,采矿痕迹自然随岁月流逝而消失,加之现代的违法开采严重破坏了西鞍山的原始地形和植被。为此,2009年,鞍山市人大代表提出《关于保护西鞍山的议案》,其中包括《古城公园规划》,规划范围北起杨柳河大桥,南至汤岗子规划范围北部,东起东鞍山,西至西鞍山,分为古城区、仿古商业服务区、览史文化区等5个功能区,把古城公园建成地标性景区。
鞍山,做为中国钢铁企业的代表——鞍钢所在地,早已声震寰宇,名闻遐尔。鞍山,有着2000余年悠久的采矿和冶金历史。如今东、西鞍山虽然失去了以往的风韵和秀丽,而崛起的却是让世人仰视的现代化矿山。鞍山在走向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兴旺发达的同时,更注重塑造一个有着历史底蕴的优秀旅游城市,更注重打造一个有着文化内涵的文化城市。
的确,西鞍山神女峰遗址,特别是西鞍山古矿洞遗址给人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多的是引起人们对历史文物古迹的发掘和保护。
除了辽金时代的历史遗址,鞍山现今还发掘和保留了很多明清时代的文物古迹,像明长城遗址、鞍山城遗址(鞍山驿堡)等等。
明长城,又称"明边墙",东起鸭绿江,西至祁连山,全长6395公里,真可谓名符其实的"万里长城"。明代建国后,极其重视北方防务,为抵御鞑靼、瓦刺和女真等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始建长城,直至明万历年,前后经过200余年。
辽东长城建于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历时39年,直到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完成。它是明代东北部边疆的重要屏障,对保卫明代京师起着重大作用。
辽东长城鞍山境内的走向,史料记载不详。1980年春季开始,鞍山文物普查队进行了近3年的实地考察,确认了两道明代辽东边墙遗迹:一条称之为"外边墙",一条称之"内边墙",其总长百余公里。"内边墙"从镇宁堡(今辽宁省黑山县西南坨山子)经台安县桑林镇蒋坨子村西北入境,向东南经新四台子、富家、高力房、韭菜台过三岔河,进入海城境内;再沿辽河东岸北上,经牛庄、望台、开河城、新台子出境进入辽阳唐马寨。"外边墙"从台安县新四台子入境,经富家、新华农场,折向西南进入盘山境内,再由盘山的西宁堡(今盘山西古城子)过三岔河进入海城后与内边墙相接。
鞍山境内明长城的建筑,采取就地取材,均为土筑。多数地段随辽河走势构建,因年久失修,故尔面目全非,遗迹难寻。更有些地方辽河改道,冲毁遗迹,没入河底,今已踪迹皆无。只有个别地段,距河套较远,但其建筑早已坍塌,如今或成为农田,或是乡间土路,不过仍可辨其遗迹。从普查情况看,遗存较多的是辽东长城附设的墩台。墩台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边台,即修在长城边上的烽火台;二是修在内地的腹里台;三是修筑驿路两侧的路台。三种类型的墩台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传烽通讯设施,这是边塞报警信号,遇有敌情,昼则点火生烟(古代烽烟,除烧柴草外,还烧狼粪,因狼粪烟直上,目标明显,故烽烟亦称"狼烟"),夜则明火,把信号一直传到目的地为止。每台驻守军士若干,他们除执行报警任务外,还要就地屯田。台周围设日常生活住所,由于后来移民增多,遂依台耕种谋生,久之演化出众多的以台命名的村落,如宋三台子、九台子等。鞍山地区及海城、台安一带各类墩台遗址40余处,这些台子除鞍山市原旧堡区"四方台"做为一种路台形式仍存外,其余均早已名存实亡。
四方台烽火台位于四方台立交桥东南端,东侧为四方台万户田小区,西距鞍海路约70米。据《辽东志》和《辽阳县志》载,四方台烽火台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为古代军事通讯设施,以点烟火为信息,通报边事情报。
烽火台外观为边长11米的正方形建筑,台高8.6米,青砖砌制,青石墙基高1.5米,烽火台内部为夯土。1984年,获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因年代久远,烽火台曾一度出现破损严重的情况,东墙、北墙荡然无存,南墙残留大半。经2008年修缮,现已焕然一新。2009年,获批鞍山市第七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盛京通志·卷十五》之《海城县城池鞍山驿堡》记载:"城北六十里,周围一里二百零四步,二门。明洪武二十年设驿,万历六年建城。" 这就是距离四方台烽火台不远的鞍山驿堡。鞍山驿的准确位置为鞍山市南约7.5公里,东西鞍山之间,西墙紧靠鞍海公路。鞍山驿为传递所,驿内车马繁多,商贾极盛。《明辽东镇长城及防御考》提及了鞍山驿,为明代驿传交通系统设施。驿传,据《说文解字》载:"驿,置骑也,言骑以别于车也。"驿传为通车传马的邮递、交通之事。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