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编研成果

鞍山城郊遗址(二)

发布时间:2015-11-09 00:00|栏目: 编研成果 |浏览次数:
古书中也曾记载汉代新昌古城遗址,《资治通鉴·卷九十》载:晋咸和九年(公元334年),慕容仁自辽东平郭"遣兵袭新昌,督护新兴王寓击走之,遂徙新昌入襄平",又《后汉书·高句丽传》载:"安帝建元元年(公元121年)夏,(高句丽太祖王宫)复与辽东鲜卑八千余人攻辽队,杀略吏人。(辽东太守)蔡讽等追击于新昌,战殁"。
慕容仁从辽东平郭(今盖县)出发,北上袭新昌,并迁徙新昌入襄平(今辽阳),新昌应位于平郭和襄平之间。而辽东太守蔡讽,从襄平出发,率军南下救辽队县(今海城西四方台),战死新昌,则新昌又在襄平与辽队之间。上述两条记载,均将新昌县的方位,定在今盖县和海城以北,辽阳之南的地域。据此,东北史学家孙进在《东北历史地理》(1988年)第一卷中提到:"从汉魏之际辽东交通看,鞍山旧堡汉代遗址,北距襄平仅六十里,自古以来为辽南孔道。由此南行可能‘安市’、‘平郭’,西南趋辽水可抵‘辽队’。遗址附近,东西鞍山之间更为军旅要隘。这些与史籍所载的汉代‘新昌’、‘襄平’、‘平郭’、‘辽队’的相对地望俱合。因此,鞍山南旧堡汉代遗址应为前汉辽东郡‘新昌’县治"。
新昌有着久远的历史,谁说鞍山没有历史?谁说鞍山只是1937年才建立的城市?具有2000余年的新昌古城就是鞍山的历史载体,而现代化的祖国钢都正是新昌古城的历史沿续。透过历史的演变再一次证实了鞍山不仅历史悠久,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到了两宋辽金元时期,特别是辽金时期,鞍山地区的历史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鞍山城郊地区出土了辽墓与辽石刻画像。西鞍山神女峰(俗称骆驼峰)遗址特别是西鞍山古矿洞遗址,就是鞍山辽金时代的古迹遗址。
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年秋天,位于鞍山千山区(原旧堡区)千山乡汪家峪村西沟的几户农家,正在准备为存贮秋菜而繁忙着。一天早晨,一个年近花甲的老汉在自家宅院后山坡上挖菜窖。正挖得满身大汗淋漓的时候,再往下挖是硬硬的,当他清理一下浮土后,一块大青石板横在下面,无法再往下挖了。于是他喊来家人,几个人一起用力将大青石板挪开了,往下一瞅,喝!大家都有些吃惊和惶惑,意外地发现了下面竟然是黑古隆冬的古墓。
这是一座石板筑就的古墓穴,掀开盖板后,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人们躲闪开了。即报到鞍山市文物部门,文物管理人员赶到现场时,墓穴已被人们扰乱了,幸好古墓室的结构未被破坏。
墓室是由绿泥板岩石柱支撑着和若干大小不等的石板砌筑而成,平面呈八角形,高约2.3米,宽2米。墓门向南,上有门楣、门槛、门柱,均为绿泥板岩石质。有石门两扇,对合内开,石门板上有浅浮雕云龙。两门中间各凿一孔,以备穿鼻挂锁之用。门高83厘米,宽33厘米,厚4.5厘米。墓外有墓道连通墓门,墓道两侧立着两块大型石刻画像。
墓室内各转角处分别立有104厘米×67厘米×8厘米整块或两块对合而成的石板画像,石柱上则置石雕斗拱,斗拱上承托石枋。墓顶是宽石条压角叠涩起券,为七层渐收封顶,顶口上盖一圆形大石板,石面光滑,雕莲花图案,镶成藻井。
墓底为八角形,为不规则青砖铺成,石质尸床位于墓室北部,因古墓已被盗,墓内被洗劫一空。尸床存有浅浮雕人物图案挡板1块。此外尚存长方形穿孔石面桌1张,为67厘米×45厘米×4厘米,另有北宋"天圣元宝"铜钱1枚。
该墓为辽代典型单室石板墓,此为鞍山首次发现,是研究鞍山地区辽代历史和墓葬习俗文化的第一手实物资料。更为珍贵的是出土数十块石刻画像,真实地再现了辽代契丹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丧葬文化,形象地反映了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统一,为辽代石刻艺术品。
辽代统治鞍山地域约有200年的历史,这一时期汉民族与契丹民族相互交融贯通和统一。汪家峪辽墓的发现和发掘就是一个最好的实证。而辽墓石刻画像的艺术价值和内容反映了辽代契丹民族文化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渗透、融汇,乃至合二为一。汪家峪辽墓的发现和发掘及出土的石刻画像,从一定程度上也是辽代社会生活、民俗习性、文化乃至建筑艺术的反映。
汪家峪辽墓出土的石刻画像可分为两部分内容,其一,是墓道两侧壁画和墓门、尸床挡板等为主装饰石刻纹饰。如墓道左壁石板,半浮雕一身着铠甲武士,右手持剑,左手握拳的形像,汉文化称为"镇墓武士"。右壁石板雕一驼车,车棚前伸,一骆驼驾辕作拉车状。车前一车夫,髡发,身着契丹服饰,左手牵驼,右手执鞭。车内坐一人,两扇墓门,石板质,雕云龙戏珠图案。龙首上翘,四爪腾空,作飞舞状。九块石挡板为阴刻缠枝牡丹、卷草和几何图案。亦有浅浮雕人物图,有抱宝瓶、有执团扇和双童嬉戏。其二,墓室周围壁石板和转角柱石的纹饰及图案雕刻均为减地半浮雕,其内容是以人物故事为主。如"孝妇义夫"、"孝孙原谷"、"大舜耕田"、"杨香打虎"、"丁兰刻木"、"王密舍子救弟"、"郯子鹿乳奉亲"、"董永卖身葬父"等。
辽墓出土的石刻画像,一方面说明辽代葬俗文化深受汉文化影响;一方面呈现出辽代契丹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民俗风情,如大漠荒原上的骆驼车,契丹人服饰、髡发式等。
鞍山地区发现辽墓多座,日本侵华时期曾多次盗掘多座辽墓,出土的珍贵文物都被盗往日本。继汪家峪辽墓发掘后,1993年,又发掘了羊耳峪村东山坡上的辽墓群,并对破坏严重的辽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其墓葬形式、规模、出土画像石刻基本与汪家峪辽墓相似。
鞍山自古就有东西鞍山之称,这源于鞍山南郊杨柳河畔,有两座东西相对形似马鞍的山,俗称东、西鞍山。山虽不高,平均海拔只有约250米,东西绵延仅10余公里,但山势徒峭,怪石嶙峋,挺拔巍峨。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