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政务公开
组织机构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重点工作
网络安全
公众服务
馆藏介绍
全宗介绍
馆藏精品
热点聚焦
档案利用
查询须知
民生档案共享平台
档案资料查询平台
政府公开信息查询
利用实例
业务专栏
政策文件
业务指导
信息化建设
下载专区
品读鞍山
名胜古迹
史话传说
物产特色
钢城之最
历史上的今天
档案博览
档案史话
档海拾贝
网上展厅
视听点播
视频在线
音频在线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编研成果
品读鞍山
名胜古迹
史话传说
物产特色
钢城之最
历史上的今天
胜利广场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6-05-05 00:00
|
栏目:
编研成果
|
浏览次数:
胜利广场位于鞍山市委、鞍山市政府办公楼北侧,是胜利路、二一九路、前进路的交叉点。它是以景观、集散为主的交通型广场。总面积19200平方米,其中,铺装12300平方米,绿化6900平方米。它的名字由大正广场到市府广场,再到现在的胜利广场;它的建筑风格由街心园林式到喷泉草坪式。无论如何变化,它在鞍山的历史上和鞍山人的心目中,都具有着独特和超然的地位,在鞍山人的记忆中无法被抹去。
胜利广场于
1931年形成,此后80余年一直是鞍山市中心不可替代的"地理标识"。它的名字随着时代变迁多次更改,1945年以前称"大正广场",1946年改名"中央广场",1948年改名"市府广场",1953年改名"胜利广场",1980年恢复"市府广场"名称,进入21世纪,改造后又重新改称"胜利广场"。因为坐落在鞍山市人民政府门前,"市府广场"这个名称如今依然挂在很多鞍山百姓的嘴边。也因为这样的特殊位置,胜利广场成了鞍山的城市中心,城市封面,亦或是城市历史的一部分。解放鞍山的战斗打响时,这里曾是激战的中心,它见证了鞍山历经战火后的重生,而如今,它的朝气蓬勃也成为了这座城市精神的代言。
在景观上,胜利广场也经历了几番变迁。
20世纪40年代,胜利广场的模样还有点"原始",面积也较小,不过已经种植了草木,并开辟了人行道路。广场的四周,几乎没有什么建筑物,远处的烈士山上还未修建烈士纪念碑。鞍山解放前,环绕广场的马路俗称"转盘街"。相关资料显示,1953年后,广场四周才相继修建起焦化耐火材料设计院和鞍钢技术图书馆、鞍山市委等建筑,具备了现代城市广场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的胜利广场,占地36305平方米,由8块相等的绿化区组成。1992年,修建了大型雕像"奉献",基座上是一个张开双臂托举光环的女性形象,还在四周建了喷水池及4组群雕,周围建筑增加了鞍山市政法大楼、鞍山市公安局和鞍山宾馆等。进入21世纪,胜利广场经历了又一次改建,由街心园林式变为喷泉草坪式,总面积19200平方米,其中,铺装12300平方米,绿化6900平方米。2001年国庆竣工的新广场中央高大的雕塑主题为"盛世",主雕高30米,为白钢三棱柱框架结构,浮雕表现"鞍山在我心中,我为鞍山奉献、鞍山为我自豪"的鞍山人精神,上部抽象团花造型象征鞍山市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如今的胜利广场不仅在精神层面反映着鞍山的气质,也在现实层面扮演着鞍山的城市地理中心。鞍山人论起远近,往往以这里作为参照。这里是繁忙的交通枢纽,是鞍山目前唯一保留的转盘,连通着胜利路、二一九路、五一路、前进路等交通动脉。它同样亲和地融入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不知多少鞍山宝宝在这里学步,跌跌撞撞追逐广场上的鸽子;少年们不会忘记在广场喷泉水柱里穿行的乐趣;年轻人在这里放飞过愿望,或是在这里点燃心型的蜡烛向心爱的人表白;鞍山姑娘当了新娘,不论新房在哪里,婚车一定要开到这里绕行一圈,让美丽的广场见证自己的幸福;而外地来鞍的游客,往往会在这里拍下一张照片,证明自己到过这座叫鞍山的城市。
上世纪
40年代的中央广场的雏形 20世纪
90年代的鞍山市府广场 今日的鞍山胜利广场
上一篇:老八卦(二)
下一篇:海城遗址(一)
|
关于我们
|
查档须知
|
馆址须知
|
温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
金航网络
扫一扫
关注于我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