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编研成果

海城遗址(五)

发布时间:2017-04-10 00:00|栏目: 编研成果 |浏览次数:

清初,牛庄设掌印章京驻防,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设三岔河巡检。城防守尉的管辖范围曾包括整个辽河下游地区。尤其清嘉庆、道光年间,牛庄口岸连同中外、海外或关内各省船只渡海来辽东者,皆由三岔河进入牛庄港登陆,以牛庄口岸为中心,运转贸易。公元1858年,腐朽的满清王朝同英国缔结了屈辱的《天津条约》,其十一款写道:“……牛庄,登州、潮州、琼州等府城口、嗣前,皆准英商亦可任意与无论何人买卖货船,随时往来”。牛庄口岸的开放,使牛庄成为国际商港,一时间轮声帆影,万船鳞集,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古城牛庄开始繁华了,名声远播海内外。

牛庄的繁华就繁华在它首先是一座古老的商城。由于水陆交通的便利,早在400余年前,那些河北、山东、山西、河南一带的商人就把目光投向了这里。据史料记载,到乾隆时期,全城的大小商号已达280余家,鳞次栉比,幌杆如林。每年正月初六开市时,仅鸣放鞭炮的纸屑就达几寸厚,铺满了大街小巷。由于牛庄城内商贾云集,一些河北、山东、江苏的商人象山西人在海城设立“山西会馆”一样,集资建立了冀青商业会馆,原坐落在牛庄城内的商业会馆二层大殿,雕梁画栋,雄伟壮观,每当重阳佳节,各地商人便登楼聚会,举行庆典。海城市内的山西会馆尚存,而牛庄城的会馆则早已名存实亡了。

商业的繁荣,也带动了牛庄工农业,特别是手工业的发展,其制酒业尤为突出。清光绪年间,牛庄隆泉烧锅规模宏大,占地1.3万平方米,有8个大粮仓,每年产酒72万斤,仅储粮就达180万斤。郅隆泉酒当时被誉关外第一酒。1911年,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此外,牛庄大葱、大枣、苇席、河鱼等地方特产,就如今天的“名牌”一样享誉海内外。有史料记载,牛庄集市,仅一个早上便可销售河鱼万斤以上,而苇席则达数千片。当时牛庄是东北大豆的集散地,从这里转运海内外,一时牛庄竞成了我国沿海诸省几十万商民船工的生命线。更令人惊奇的是,由于商业繁华,人口密度大,牛庄的中医药业居然也十分发达,除了转运东北山参、虎骨等名贵药材以外,1909年,牛庄名医王耀东创办了著名的中医学校,并得到了奉天督军的支持,共培养医生150余人,使牛庄成为当时东北地区医生最多的地方。从民国初年到1945年,牛庄地区曾接连发生几次严重瘟疫,由于此地医生如云,医药及时,令人毛骨怂然的霍乱竞被制止,牛庄成了人们逃避瘟神的去处。

牛庄的地理位置和牛庄的繁华,也为其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灾难,使其成为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

《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六年(公元1374年)十一月,元朝旧将纳哈出寇辽东,兵袭牛家庄,烧毁仓粮十万余石,军士陷没者五千余人。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日军由丹东、岫岩、析木城一线近逼海城、牛庄。淮军、湘军等牛庄军民英勇抵抗,战况惨烈,城内百姓曾多遭日军杀戮。1900年,为反对法、俄等帝国主义的侵略,鞍海地区人民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并公推牛庄齐凤仙为“武穆岳元帅”,焚教堂、拆铁路,与外国侵略者武装对抗。六月初十,将高大的牛庄天主教堂付之一炬,并当众打死了法国传教士大司铎。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俄军在旅顺口败北,退经海城牛庄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曾将数十辆牛庄中国商车纵火焚毁,商人死伤无数。

1931年的“九一八”日本侵华战争后,牛庄古城又燃起了抗日锋火,牛庄人纷纷拿起武器,以“绿林英雄”的面目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同年10月,牛庄人曾活捉日本军官1人,当即铡下人头。11月,李洪川等农民英雄率抗日队伍同日军交锋,烧毁汽车多辆,打死日军1人,当时令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救国义勇军”将领“老北风”,即是活动于牛庄地区的著名绿林英雄。1942年,由山东老解放区派遣的共产党员高永久来到了牛庄,建立了海城地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

古城牛庄,不仅有着悠久的商埠历史,而且始终保持着关东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和气节。

牛庄古镇的崛起,源于商埠码头的建立,而牛庄古镇的衰落,亦起因于商埠码头的停滞。公元1864年,因太子河道日渐淤塞,营口开港之后,牛庄港便为营口港所取代,而牛庄城也自此逐渐走向了衰败。可笑的是,营口港开港之后,有些外国人居然指鹿为马,仍固执地称营口为“牛口”,足见牛庄的历史影响是何等深刻。

在海城东南35里处,有一道南北走向的大岭,古称“缸窑岭”。缸窑岭下有一座以岭为名的小山村,叫缸窑岭村。缸窑岭村里的汉子们有一手绝活,那就是祖祖辈辈烧窑。从金元一直烧到明清,又从明清烧到现在。据说辽海地区今天的许多陶瓷厂和琉璃瓦厂,一些富有经验的老窑工都是从这个村里走出去的。

缸窑岭村距海城古镇析木城仅8里之遥。析木城始建于汉代,历经2000余年,素以古之辽东通往朝鲜半岛(三韩)的交通要塞著称于世,而缸窑岭却以具有近千年的窑业历史而远近皆知,尤其是清初老罕王努尔哈赤御封“官窑”之后,因烧制黄绿釉“龙砖凤瓦”而得名的黄瓦窑,更名垂青史了。

黄瓦窑最早见于典籍《清史稿•盛京五部•工部》:“黄瓦厂,五品官一人。侯姓世袭”。又据《海城县志》记载:“城东南三十五里,在岩山山麓有黄瓦窑制黄绿琉璃瓦,清时工部派五品官监制,以备陵寝宫殿之用”。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