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编研成果

海城遗址(八)

发布时间:2018-01-02 00:00|栏目: 编研成果 |浏览次数:

调查统计,在海城地震中,震中区没有一处寺庙建筑被震塌。寺庙、佛塔地震不倒现象一度被一些人当成灵异事件。

难道冥冥之中真有神助?中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文物考古学家曹汛曾专门就海城震区的寺、塔作过调查,揭开了佛塔不倒的玄机:当时人们比较虔诚,对宗教建筑不会搞“豆腐渣”工程,保证了宗教建筑的建筑质量。同时,中国的寺庙和佛塔多选在山上或山坡台地上,如海城金塔、银塔等寺庙都是岩石地基。山坡台地的岩磐抗震性能好,不容易开裂,所以寺庙、佛塔不易倒。曹汛表示,古代建筑都讲究风水,风水里就包括选址。寺庙、佛塔震不倒并不是因为神灵保佑,而是选址科学。海城金、银、铁三塔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地震的摧残而不倒实在是古代建筑智慧的成果。

海城还有一座清代的山西会馆。


海城遗址(八)(图1)

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位于海城市兴海街道西关街水源委东距三学寺约150米处。据《海城县志》记载:山西会馆前身为关帝庙,修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经山西商人投资维修后,改为山西会馆。该建筑群由山门、钟鼓二楼、正殿、后殿、东西配殿组成,南北长83米,东西宽39米,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其中,山门为三楹单檐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东西长11米,南北长9.6米。钟鼓二楼建筑风格一致,均为单檐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平面呈方形,边长4米。正殿为三楹单檐悬山式建筑,前有明间,后有抱厦,砖木结构,东西长13米,南北长20米。后殿为五楹单檐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前有外廊,后有抱厦,东西长20.8米,南北长12.6米。东西配殿均为六楹单檐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前有外廊,东西长8.5米,南北长21米。会馆原为同业或同地商人聚集议事之地,后来随着会馆组织的逐步扩大而演变为同地人旅居异地的互助团体,亦称同乡会。

会馆山门古朴气派,东为钟楼,西为鼓楼,门前有一对石狮子,两侧的墙壁上雕有“忠义”二字。推门而入,但见剥落的朱漆、残旧的垣墙、坑凹的石基,无处不显现着一种苍老,但却觉不出半点破败和潦倒,扑面而来的反倒是一种历经风雨后的凝重与大气。

正殿是山西会馆的点睛之笔,它建在石基的高台上,采用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3间,进深1间,抱厦下面有4个大红立柱支撑,青石鼓形柱基敦实厚重,而立柱和横额之间所嵌的三层透雕的木雕龙凤云板却是灵透精巧。房顶正脊上还有一座小庙,脊中间插着“穿天戟”三根,脊两端是龙形大吻。斜脊上蹲着的砖雕跑兽:最前面的叫“走投无路”,后面的叫“坐地分赃”,中间的叫“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步入正殿,但见置于中央、雕工精细的青石条案上所供“关公”,长须飘逸、神情威仪,正手持一本《春秋》聚精会神观看。据会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殿内原先山西人所祀奉的仅是关帝木牌位及供器,现在的这尊关公像是1993年海城举办民俗庙会时从鲁美学院请人雕塑的,两边的关平和周仓塑像均出自海城一位已故的老艺人之手。文革期间,山西会馆成为供销社的仓库,存放劳保用具。也正是有这个用处,才免于红卫兵的毁坏。”据说,当时全地区共有22座关帝庙,仅幸存2座,山西会馆便是其中之一。

正殿的后门,是一间小卷棚,向上看去同样有转角和补间单昂三铺作斗拱,柱子与额之间也镶嵌着木雕花卉装饰板。后门两侧有六角形小窗户各一个。从正殿正门出来,走到它的侧面,明显可以看出殿顶的前坡比后坡长,侧面两个大山墙的屋檐向外延伸,屋檐下有挡风板。据说,山西会馆这样的建筑最具北方会馆的建筑特点。

据有关部门考证,目前,在中国各种庙宇中,有40%是关帝庙,但在关帝庙中能够有如此规模的只有二座,一座在山西关公老家,一座就是海城山西会馆。

虽然这里仅是当年晋商身在异乡的临时聚集地,但会馆的整个建筑构建精良,布局和谐,宏伟又不失别致,处处可见营造者的精心和修建者的经济实力。

山西会馆建筑群从建筑规模到建筑风格以及建筑技术等方面,都是海城市目前仅存的几处清代庙宇建筑群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从1987年起,辽宁省政府和鞍山市政府先后拨款100余万元,对会馆进行了全面维修和重建。但由于受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会馆东西配房、戏台等破损严重,现戏台仍没有恢复。

会馆是由关帝庙改建而成。正殿前的一块铺地石上,刻有“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六月六日立山西会馆建,石匠张名杨刊”的字样。这说明关帝庙是清同治年间才改作山西会馆的。会馆西侧角门前立有一块“山西会馆”字样的汉白玉纪念碑,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清初为庙宇建筑,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扩建后改为山西会馆,民国三年又改为关帝庙,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这段话再次印证,当年的会馆是由关帝庙改建而来。

据资料介绍,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海州知县郑绣兴建的关帝庙虽然建筑宏伟,风格独特,然而却是一座未完成的建筑,前后殿建成后,因资金不足停建了。不知道知县郑绣当年兴建关帝庙时是否想到,百余年后,晋商会轻轻松松抢了自己的风头。且不说晋商出手大方,把关帝庙改建成了集悬山式、歇山式、硬山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北方会馆的典范,单会馆门前的乐楼(戏台)就不知曾抓住了多少人的视线。

据记载,从清乾隆年起,每逢庙会,河北梆子、山西梆子、秦腔、昆曲等都会在乐楼演出,可谓舞衣如虹、弦乐似潮,众多外乡艺术与当地踩高跷、跑旱船等民间艺术争奇斗艳,极大促进了彼此间的文化艺术交融,相传著名的海城高跷、喇叭戏等就是吸收了山西梆子等外来艺术而演变形成的。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