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编研成果

海城遗址(七)

发布时间:2017-10-09 00:00|栏目: 编研成果 |浏览次数:

黄瓦窑昔日的辉煌早已不见,遗址中除残存五座窑炉废墟外,尚有泥浆池、老水井、料场、凉坯场、五神庙、侯氏祖坟等遗迹依稀可辨。唯独当年的“官厅”(黄瓦窑管理官员及帐房先生办公室)和原座落在官厅前的琉璃影壁尚存。官厅老房仅余3间,除框架外,其余已面目全非,现分住2户村民,保持最完整的是琉璃影壁。


海城遗址(七)(图1)

琉璃影壁

该影壁为侯氏八世孙侯廷主持,重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1年),始建何时已无可考。1960年秋,山洪飞泄,影壁倾斜,经文物部门组织抢救,搬迁至现海城公园。影壁长近6米、高4米、厚约1米,以紫、绿、黄、褐、黑等五色琉璃砌筑的影壁至今仍流光溢彩。“封猴挂印”、“连升三级”、“松鹤延年”等寓意吉祥的琉璃图案,似乎还在向世人玄耀着侯氏家族以往的荣誉与辉煌。

海城黄瓦窑作为中国清代仅有的两座琉璃官窑之一,其历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遗址中出土的“昭陵角楼”、“清宁宫”、“大清门”、“永陵”、“启运殿”、“北镇庙大殿大脊”、“贤王祠山门”等带有文字标识的琉璃构件,虽然字迹潦草,歪歪扭扭,但正是这些出自窑工之手的宝贵文字,无可争议地证明了沈阳故宫、关外“三陵”乃至努尔哈赤最早的“金銮殿”——辽阳八角殿等清代关外所有的皇室建筑,其使用的琉璃建材均来自海城黄瓦窑。

海城还有一座美丽的汉代古城析木城,就在前面提到的析木镇内。

析木城城址位于海城市析木镇内,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古城,四周环山,中间盆地,来自孤山、岔沟、接文的三条河流在其境内汇成海城河上游。在古代军事中,析木应该是兵家必争之地。即便今天,析木也是去往岫岩、丹东、凤城、本溪的交通枢纽。

  古城析木的遗址就在析木镇的镇中心,汉代及辽金时期古城较为繁华,城址主要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居住场所。据文物普查资料记载,城池为土筑方城,设有东、西两门。南北长364米,东西宽322米,城基宽8米,城外有护城河,城内高,城外低。20世纪80年代,城墙仍可辨认。城内西北角原有辽金二代建的铁塔寺,今寺已损毁,铁塔尚存。20世纪90年代,析木城城墙已无存。1980年,在城内西南角曾发现窖藏一处,出土汉代“半两”钱币10余公斤,2800余枚。从发掘出土的陶器及农业用具来看,古城应建于汉代,现存城址应属辽金城址。

  据史料记载,辽代于析木县置铜州广利军,设铜州广利军刺史一员,属澄州。金仍在这里置析木县,设县令一员,县丞一员,县主将一员,隶澄州府。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将澄州所属的临溟、析木二县俱废。1982年,海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析木城城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古至今,人们用塔——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表达对神灵的虔诚和良好的愿望。鞍山地区的古塔建筑,目前尚存最早、最多的当属辽金时期的古塔——海城金、银、铁三塔。

金塔,建于辽代,位于海城市析木镇羊角峪村西山坡上。因塔刹原呈金黄色固名为金塔。塔坐东偏北2度,整个塔占地120.76平方米,高约33米,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分塔座、塔身、塔刹。塔座由塔基和二层须弥座组成,塔基每面边长约4.1米,采用直砌砖建成,各面均雕有6朵如意纹饰,一层须弥座束腰内雕有舞俑、侍者、伎乐等人物及牡丹图案等;二层须弥座束腰内砖雕伏狮,各角雕转角力士1个。塔座与塔身之间雕仰复莲瓣花纹,塔身转角处有圆形倚柱,每面正中辟有券龛,龛内原有坐佛,两旁立协侍,披戴璎珞,龛上覆宝盖,宝盖顶上雕有飞天,塔身第一层塔檐下施砖雕斗拱,补间3朵,为三铺作斗拱,塔檐13层,逐层迭收,最底层边长约4.5米,最高层边长2.1米,每层各有飞檐。塔檐大部分破坏严重,塔刹无存。2000年,对塔基进行加固维修。2004年,对塔身上13层塔檐进行全面维修后,基本恢复历史原貌。

银塔,建于金代,位于海城市东南25.5公里接文乡西塔子沟村北山上。1953年,进行修补。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银塔高20余米,造型秀美挺拔,为六面九级实心密檐砖塔。塔基须弥座每面长2.8米,有砖砌仿木围栏,栏板雕有鹭鹚、虎、荷叶、水草等花纹。塔座与塔身之间雕仰复莲瓣花纹。第一级塔身六角有砖砌仿木方形柱,上有柱头,补间四铺作斗拱,每面龛内有座佛一尊,两侧有协侍,上有宝盖和飞天,塔顶砌有莲瓣宝瓶。塔下原有银塔寺,坐北向南,有大殿二层,为硬山式建筑。银塔寺有东西配房,山门两侧有钟鼓二楼,歇山顶。寺内原有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及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的石碑,银塔寺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被毁。2009年,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对银塔编制文物维修方案,由具有一级维修文物资格的沈阳故宫建筑有限公司进行维修,整座银塔的修复工作采取由上至下的“能修则修,能补则补”的修复方式,尽可能地还原银塔的全貌,重现其昔日光彩。

铁塔,始建于辽代晚期,位于海城市析木镇析木村西北角。由于塔体为铁青色,故称铁塔。铁塔因年久失修,破坏严重,当地政府部门分别于1954年、1983年、2005年对铁塔进行了修缮。铁塔为六面七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13.3米,分塔座、塔身、塔刹。塔座由塔基和须弥座组成,塔基须弥座已损坏,现塔基由七层石条叠砌略有收度,至砖雕仰复莲花座下采用青砖叠砌,塔身转角处有砖砌圆形倚柱,塔身每面雕有立佛一尊,高约1.5米,上雕宝盖。柱间置阑额及普拍枋,一层塔檐下施四铺作斗拱,补间1朵,一层塔檐和二层塔檐之间每面嵌砖雕小坐佛2尊,现仅存2尊,角上置有力士,残缺不全,其上各层密檐用砖叠砌略有收度,塔顶为覆钵式,原塔刹已不存,新置葫芦形刹身(花岗岩石质),上置铁刹杆及避雷设施。1962年1月12日,鞍山市人民政府公布铁塔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塔各具风格,各具特点。虽皆有一些损毁,但却皆保留至今。1975年2月4日,海城发生震级高达7.3级的大地震。震后,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对地震中的古寺庙、佛塔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普查。人们惊讶地发现,主震区中的寺庙、佛塔竟然都保存了下来,而旁边的一般建筑非塌即损。

海城金塔距震中只有10公里,原来又很残破,却未遭地震破坏;银塔距震中更近,也只不过被震落了塔尖;孤山镇是强震区中的异常点,镇中心房屋破坏较重,而镇北孤山脚下的天后宫、地藏寺、关帝庙等古建筑和其他民房却未遭破坏。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