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春节将近时,满族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扫掉过去的灰尘,蒸年糕。用粘米面蒸年糕,烙粘火勺时,拿1根木杆,用粘糕的粘性,将几个纸条粘在杆头上,举至房脊檩上,把纸条粘在脊檩子上,然后把年糕摆在祖宗前,烧达子香,全家磕头后围在大锅盖四周吃年糕。腊月十五后,任选一天杀年猪,祭祀祖先、恩公和本支祖宗。年猪不得有白毛,猪绑好后抬到祖宗供位前。杀前先用酒烧进猪耳朵,如耳朵动为"领牲"了,如不动,需祷告,直到动了方可杀死,杀时需用左手。猪杀死后,先剁成8大块,摆在祖先前,烧达子香,全家磕头,吃头一顿肉时全家人围锅盖坐,不用桌子。腊月二十九,家家贴窗花、挂笺、对联和大福字。过去满族在贴挂笺上有讲究。本家是什么色旗人就贴什么色挂笺,祖先原是从长白山几道沟来的,就在祖宗板顶上贴几张挂笺。腊月三十这天,家家都要竖起1根五六米高的索罗杆子,杆顶按上一方型的锡升,升下按上一条木头布尾的龙,也有的放上一条木制的鱼或松枝和小三角形的红旗。升里盛些猪的五脏,供乌鸦、喜鹊去吃。相传,此杆乃清太祖努尔哈赤挖人参时用的索拨棍。又传,当年明将李成梁要害努尔哈赤,蒙李夫人相救,骑马逃跑,途中马失前蹄摔到崖下,一群乌鸦、喜鹊落在他身上,追兵认为其已摔死,努尔哈赤脱险逃回山中,以挖参所得置办兵器、粮草,起兵统一了东北。后人为了纪念、报答乌鸦、喜鹊救祖之恩,逐有春节竖索罗杆子之俗。腊月三十晚上点燃索罗杆上和每间房檐下灯笼,从三十晚上到正月十五,有的甚至点到二月二,彻夜不熄,以示红灯高照,灯熄不吉利。三十晚上家家都要包饺子,饺子要包出褶。摆放的饺子要横竖成行,意味来年财路顺气。子时煮饺子,曰"煮元宝",煮饺子锅底需烧"杏条" 柴,取其"杏字"。煮饺子人见饺子起来时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全家都必须随喊"起来了!起来了!"吃完饺子后,有的还要孩子到柜顶上蹦三蹦,预示小日子"蹦了个高"。有的还在除夕饺子里包上个铜钱,一块炭碴子,吃着铜钱者有好运,吃着炭碴则不吉利。
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当明月升起的时刻,在乡间农舍内外,仓房、马棚和井台等处,均燃起灯火;在城镇,街市店铺悬挂各种彩灯,火树银花,杂以鞭炮,笑语喧哗,非常热闹。在饮食方面,民间习惯吃元宵、年糕、饺子等,以示家人团聚、生活美满。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过去有些地方满族还盛行"拜官灯"(亦称"灯官会")的风俗,即由一人反穿皮褂,头戴硬盖帽,上插松树桡子,扮作"灯正司",又一人扮成灯官娘娘,身穿红袄,两耳夹大红椒,各乘一台由椅子木杆搭成的轿子,走街串户,谓之"灯官出巡"。今岫岩满族自治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这种风俗。此外,民间还在这天夜晚上坟、送灯、纪念故去的先人。
清明节
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夏历则在三月,民间在这天扫墓。唐代,"寒食"(清明节前一天)扫墓已普遍流行民间。宋代以后扫墓成为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史籍记载清明节期间,上墓者往来于道,络绎不绝,"四野如市"。人们携带果品、纸钱,为祖先坟茔除草添土。祭拜之时,"郊外哭声相望"。富裕人家多借出城扫墓之机郊游,称为"踏青";不少地区的男女老幼,还在清明节栽插柳树、折新柳枝佩戴,或"斗百草"、"打秋千"、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