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道不尽钢铁往事;追昔溯源,说不尽鞍山历史。鞍山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古时人们认为谁占了鞍山,就有了辽南,就平安,所以又称安平山。明朝《辽东志·卷二·建设志》记载:鞍山驿,辽阳城西南60里,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设中卫带管,辽定六卫各设铁场,仍以官营生产为主。同时,明朝万历年间设交通驿站,鞍山不仅成为重要的冶铁基地,也成为当时东北地区的政务、经济、交通的一个重要枢纽。清朝初年,因朝廷怕聚众滋事,又因为辽阳系清廷陪都,"龙兴"发迹之地,为保护"地脉"、"地气"而严禁开矿,致使冶铁事业停顿近300年之久。近代以来,鞍山地区开始进行铁矿开发、冶炼。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中国北洋政府签定了21条卖国条约,日本帝国主义窃取了开采鞍山矿山资源的特权,发展掠夺性的钢铁工业。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成立"中日合办鞍山铁矿振兴无限公司"。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成立"鞍山制铁所"。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加紧殖民地性质的工业建设。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建成了初具规模的钢铁联合企业"昭和制钢所",成为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东北铁矿石和燃料的粗加工基地。
鞍山形成现代化城市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日俄战争后,根据日俄《朴茨茅斯条约》,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了沙俄旅大和南满铁路以及附属地一切权利,成立了满铁株式会社。"满铁"除了经营从沙俄手中继承过来的南满铁路外,还以"附属地"的名义,在铁路沿线和车站霸占大片的中国领土,排斥中国主权,实行殖民统治。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以后,在未经中国政府允许的情况下,辽阳县第六区所辖的石家峪、吴家台村(今鞍山市中心一带)被日本侵略者强行划为"满铁附属地"。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日伪当局仍实行区、村制,于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归并村屯,改划村制。主村设伪村公所,分别归属伪辽阳县和伪海城县公署管辖。"满铁附属地"一直保留到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在日本帝国主义将鞍山划入"满铁附属地"期间,实行行政、司法、军事、经济文化等全面的殖民统治。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3月伪满洲国建立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满铁附属地"的控制做了改变。为了更"合法"地攫取资源,日本帝国主义方面表示,伪满洲国是独立的国家,日本应当将附属地还给伪满洲国。最后,日本与伪满洲国签订了议定书,决定将满铁附属地移交给伪满洲国。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十二月一日,伪满洲国颁发403号敕令,市区在满铁附属地的基础上,从辽阳县划进13个村屯,鞍山正式建市,并设立伪市公署。其实,一切都是日本帝国主义耍的花招,换汤不换药而已,只是将附属地地方事务所的牌子换上了伪鞍山市公署的牌子,主要工作人员还是由日籍人员担任。与鞍山同一时期建市的其他城市,伪市长均由中国人担任,日本人担任副职,但由于鞍山资源丰富,地位重要,所以鞍山市成为唯一由日本人担任正职伪市长的城市。当时的鞍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据一位鞍山土生土长的人讲,当时的日本居住区,被叫做"洋街",中国人轻易不敢进入,日本孩子每次见到中国娃,总会边扔石头边鄙夷地大喊大叫:"呛骨碌!"就是"亡国奴"的意思。当时,鞍山市的运粮河由东向西流经八卦沟,就是现在胜利宾馆一带,河两岸是鞍山当时商业最繁华区。烈士山就是日本人的公园,中国人只能站在外面看景儿,那里还经常举行庙会,每逢日本天皇的生日等节日,还要到神社里遥拜,那时候的日子可苦啦……
1945年光复后,东北民主联军驻守鞍山,成立了鞍山市民主政府。1946年初,鞍山市民主政府撤出鞍山,国民党军队进驻鞍山。1948年2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鞍山,鞍山人迎来了希望与发展。
战争结束后,鞍山得到了迅速发展。鞍钢与中国同呼吸,共命运,使鞍山得到了国家"钢都"的美誉。"一五"期间,大约有500名管理干部和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分批从中国各地奔赴鞍钢,他们将鞍山作为第二故乡,将青春、智慧和汗水献给了钢都,在国家冶金工业和鞍钢的发展史上,留下许多闪光的记忆。
20世纪50年代的鞍山虽然已经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但到处都是低矮的房屋,称得上楼房的屈指可数。满大街都是马粪,因为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而那时鞍山的商业网点更是少得可怜。只有一家冷饮店,一个月能吃一根冰棍就是最幸福的事了。所谓的饭店也只有国营大食堂,能进那里吃饭,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大家热情都很高,都拼了命地工作,大家一起为鞍钢开工添砖加瓦,一起清挖"二一九"公园湖里的淤泥,一起修建道路,那是一种从心底发出的欢欣的力量,想尽力为鞍山、为祖国多做一些事。
建国初期鞍山的经济和城市建设并不是很发达,但是,中共鞍山市委、鞍山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一手抓恢复鞍钢生产,一手抓城市建设。这一时期,按规划拓宽了九条城市干道,开辟了鞍千路,铺设了西环市铁路和有轨电车线路,建成了虹桥,动工兴建了沙河大桥,基本形成了城市道路网络,扩建和新建了公园,建设了太平村、双山、北长甸等职工住宅区及大批工厂,此间建设的矿山和焦耐设计院办公楼、鞍山宾馆等成为当时城市标志性建筑,还有体育场、体育馆及一批学校、医院等医疗文体设施相继建成。到1957年,城区面积达62.75平方公里,人口61.7万人。
20世纪50年代初期,除鞍钢大工业之外,地方基本没有成规模的工厂企业。鞍山市政府认识到这个弱点,努力设法谋划发展地方工业,先后建立了地方国营鞍山钢铁厂,鞍山红旗拖拉机厂,鞍山钟表厂等,使鞍山地方工业有了新的起色。红旗牌拖拉机很快成批生产,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大型施工工地,白鸽牌钟表也成了当时全国名牌。地方工业的发展,提高了鞍山的经济实力。同时,各种专业学校纷纷建立,为鞍山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虽然之后经历了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但鞍山的发展速度并没有停止,其间,还出现了孟泰、王崇伦等一大批优秀建设者,鞍山也以钢铁般的姿态站在了新中国建设的最前沿。
20世纪50年代末期,鞍山城市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鞍山火车站、鞍山图书馆、胜利宾馆相继竣工。1959年,《鞍山市1960年~1967年近期初步规划方案》指导着20世纪60年代鞍山的城市建设,受"大跃进"思潮影响而一度进展缓慢的城市建设又出现了生机,增加了城建投资,铺设了大量的排水设施和柏油路面,兴建了煤气储罐和污水处理厂,首山水源一期工程竣工投产,东山宾馆一、二、三号楼和鞍钢科技馆先后建成。1964年,鞍山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义务修建了10万平方米的"二一九"公园游泳湖。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城市规划管理机构被撤销,城市建设再次受挫,但在此期间,广大城市规划建设者坚持生产,坚持建设,城建工作仍有进展,陈家台大桥竣工通车,盘锦至鞍山的天然气管道铺设完成,建成了多座煤气储罐,太平水源和铁西水源先后投入使用,完成了124万平方米的鞍钢余热水利用采暖工程,无轨电车线路建成通车。
改革开放后,鞍山建设脚步迅速加快。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在鞍山的街道两旁,厂矿企业和商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群众的致富愿望与活力很快得到释放,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市民的居住及道路交通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规划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住宅建设成果显著,仅从1977年~1985年间,住宅建设的投资就相当于前30年投资的总和,新建住宅面积相当于建国后30年的总和,相继开辟了后峪、深沟寺、湖南等住宅新区。城市道路新建、改造、拓宽、延伸成果显著,开通了多条公交线路,集中供热和余热供暖面积大幅增加,民生路地道桥、解放路地道桥、杨柳河大桥、东山隧道、鞍山体育场、电视发射塔、海城水源等都是20世纪70年代末和20世纪80年代鞍山城市建设的累累硕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建了鞍山火车站、鞍山广播电视大楼、鞍钢体育馆、鞍山工人文化宫等公用设施,国际大酒店、金龙大厦、万科公寓、电业局办公大楼等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住宅建设发展迅猛,玉佛苑落户东山,解放路立交桥建成通车,开通了东山隧道复线,千山路、鞍海路、矿工路改造完成,拓宽了胜利路、园林路、解放路、二一九路等城市主要干道,完成了"引汤入鞍"供水工程,大规模开展了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城市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位在鞍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曾不无感慨地说:"以前啊,我们从没想过自己也会住进楼房,可现在真的变成现实了。平房变成了楼房,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了,出行也方便了,柏油马路光亮亮的。说夸张一点,哪天出去走一圈,回来就怕找不到路了,发展太快了,衣食住行都好了,以前梦里大鱼大肉的生活真的变成现实了。现在除了物质上不愁了,还能没事在家看看报,听听曲,社区生活可丰富啦!真好啊!"
进入21世纪,地处环渤海经济区腹地的鞍山,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的目光,成为沈大黄金经济带的重要支点。鞍山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由一个工业城市转变为一个旅游型城市。道路拓宽、危旧房改造建设工程、绿色经济区、鞍山经济隆起带建设以及日新月异的新农村面貌等,为鞍山的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