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钢城之最

鞍山市树(二)

发布时间:2018-01-02 00:00|栏目: 钢城之最 |浏览次数:

鞍山地区是南果梨公认的发源地。《中国果树志》明确记载,迄今为止可考证的最早一株南果梨树,就生长在大孤山镇对桩石村。

1987年,大孤山镇政府给“南果梨祖树”树碑立传,这棵“祖宗”级的南果梨树被圈在碧瓦青砖的院落里保护起来,树皮呈深红色,树上仍有野生针刺。现在这株梨树的主干是从原来坏死的老树树根上后发出来的。至于死去老树的年岁,现已无从考证了。

据碑文记载,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仲秋某日,村里老人高永庆行至北坡,突感奇香扑鼻,老人寻觅至一棵碗口粗的梨树下,只见黄里透红的落果满地。老人捡起地上的一枚果实一尝,顿感清香沁入心肺,回味无穷。为弄清该梨由来,高永庆托女婿把梨带到辽阳,让那里南来北往的梨客们辨认,梨客们对该梨味道赞不绝口,赞誉此果味具南方诸果之长,遂给此果定名为南果。因为它产于鞍山,所以南果梨还有另外一个称呼——鞍果。自发现祖树迄今已有100余年历史,近百年人工嫁接和繁衍,南果梨已经成为鞍山地区特有产品。

南果梨是世界梨果中的珍稀品种,在《中国果树志•第三卷》介绍的梨果中,南果梨名列首位。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在对中国517个梨种评定等级中,南国梨以其独特的香气被评定为四个极品梨种之一。根据《中国果树志》记载,“南果梨祖树是一自然杂交实生苗生长发育而成,现存植株为祖树基部自然更新的萌蘖,有针刺野生性状的表现,一般南果梨果树的树皮呈暗褐色,而南果梨祖树树皮呈深红色。”南果梨在果品产业中,是唯一以祖树形式存在的,其原始状态为针刺状,属自然实生苗。祖树至今仍保有野生状针刺,其他南果梨树没有,这是其唯一具有南果梨物种的原始特征,也是证明南果梨发展物种的活化石。南果梨起源于祖树,繁育发展到辽南地区及内蒙西北部分地区,但80%都产于鞍山,南国梨祖树现生长在鞍山文化旅游开发区大孤山镇对桩石村石门沟的向阳坡。

因南果梨树枝干古朴苍劲,朴实无华,富有鞍山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南果梨花冷艳幽香,花开时恍若白云,溶溶似水,充满诗情画意,南果梨味道纯正,香甜爽口,以鞍山独有特产驰名全国,1988年7月29日,鞍山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南果梨树作为鞍山市市树。南国梨树作为为鞍山市市树,更重要的是由南果祖树所衍生出的团圆、丰收、喜悦、胜利的文化内涵,在辽南地区特别是鞍山市广为传承。围绕“南果梨祖树文化”派生出祈福文化、郊游文化、亲情文化及诗词歌颂文化等相映成辉,是延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有关南国梨祖树的起源,就出现了多个版本神奇而美丽的传说,其中有关高姓夫妻俩的传说最为人津津乐道。从前,在美丽的石门沟里,住着夫妻俩,丈夫叫高勇,妻子叫赵勤。两口子勤劳扑实,心地善良,以种梨为生,是远近有名的植果能手。 人都说:“桃三、杏四、梨五年,山楂两年能卖钱。”可他们种的果是:“桃儿两年笑红脸;杏儿结果仅三年;山楂当年红满树;四年梨儿枝儿压弯。”人们称他们是“梨把式”,都前来跟他们学习种梨的本事。不到几年,远近十里八村都栽起了果树。水果成了这一带农家的主要生活来源。两口子看到满山遍野的果树,看到人们乐呵呵地过日子,心里甜滋滋的。就有一样,夫妻俩都不满意,就是种出的梨,总是酸的酸,涩的涩,没有一棵又香又甜,质细肉软的可心梨。

这一年,惊蛰刚过,铺天盖地的下了一场雪。一宿的功夫,山白了,沟满了,树枝被雪压得“嘎嘎”直响。不把雪赶早摇下来,非把树枝压折不可。天刚蒙蒙亮,高勇和赵勤就上山了,踏着插裆深的雪,挨个树地摇着树枝,雪从树上摇下来了,夫妻俩也累得通身是汗,当摇完最后一棵树的时候,赵勤就听果园边的深沟里有“扑啦”、“扑啦”的声音,往沟里一看,是一支孤雁,正在深雪里挣扎,再不救,非冻死不可。

赵勤急忙招呼高勇:“快来呀,这沟里有一只大雁,想是昨晚上被雪埋住了,赶快把它救上来吧”。高勇滑到沟里,把大雁抱上来,他俩一看,这只雁满身是冰雹,冻得像冰溜溜,只剩一口气了。高勇说:“这大雁准是冻的。”赵勤说:“快把它暖和暖和就能活。”说完,赵勤就揭开衣服,把雁揣在怀里,用自己的身子暖着孤雁,暖着,暖着,孤雁的气一口比一口大了。高勇说:“大雁能活了,咱们赶紧把它抱家去。”到家后,赵勤把大雁放在炕头上,高勇拢起一盆火,暖起了屋子。大雁渐渐地苏醒了,毛干了,眼睛能睁开了。两口子心里可高兴了。大雁趔趔巴巴地站起来,可刚走两步又倒下了。高勇说:“这大雁准是饿的。”赵勤去取吃食,大雁吃饱了,有精神了,走到夫妻面前点了3下头,落了几滴泪。高勇说:“孤雁难飞,就剩你一个,你也飞不了啦。”赵勤说:“就住在这吧,跟我们也是个伴,等秋天到了,雁群过来的时候,你再跟雁群往南飞吧。”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