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打开一瓶啤酒,或许瓶盖就是鞍山市永安包装集团生产的,因为他们的产品已占全国市场的15%。
故事开始于一次不经意的发现。
1986年的一天,岫岩兴隆镇的木匠张永安到亲戚家串门,看见小孩子喝完汽水把瓶盖送回小卖店换取一枚五分钱的硬币。张永安一打听,东北地区所有的小卖店都回收废汽水瓶盖。
他心头一动:汽水瓶盖紧俏,就意味着有市场!他决定试一试。花500元买一个冲床,在村里租了三间瓦房,招聘几名工人,岫岩兴隆制盖厂开业了……
一年后,张永安开心地笑了:这一年,他挣了1万元;第二年,他挣了15万;第三年,他挣了50万;到1994年,兴隆制盖厂的年利润已超过数百万。
从此,张永安便和瓶盖结缘了。
1994年的一天,张永安参加一个婚礼,他注意到,以往酒桌上必备的汽水被换成了啤酒,"如果啤酒进入寻常百姓家,啤酒瓶盖该是一个多大的市场。"
上一条世界最先进的啤酒瓶盖生产线,在啤酒瓶盖市场一展身手,张永安紧张地忙碌着。然而,同行业却有些不以为然:"一个小作坊要生产啤酒瓶盖,有那个水平吗?"
张永安默不作声,待到几个月后生产出第一批啤酒瓶盖后,他直奔大连棒槌岛啤酒厂。在厂长办公室里,张永安开门见山,"我免费提供给你们五千个瓶盖,用好了,往后我就以一个瓶盖3分7厘的价格卖给你们。"
3分7厘,正好比某同行业大厂3分8厘的瓶盖低一厘。
十多天后,张永安接到啤酒厂厂长的电话:"送三百万个瓶盖来。"
1994年的10月9日,张永安亲自驾驶一台东风货车赶到大连。当听到瓶盖一瞬间被压在啤酒瓶上的哗哗声,看到工人挑着大姆指说"你家的瓶盖真好用"时,张永安热泪盈眶……
三年后,已更名的永安包装工业有限公司与青岛、华润、燕京、哈尔滨、大雪等国内知名啤酒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青岛啤酒、雪花啤酒、大雪啤酒、燕京啤酒、银瀑啤酒等大众喜爱的品牌,无不使用永安公司的瓶盖。此时的永安公司不仅占领东北市场,全国市场占有率也达到15%,一跃成为中国瓶盖生产企业三巨头之一。
瓶盖市场独占鳌头,张永安又将触角延伸到与啤酒相关的其他领域——彩色商标、纸箱包装,甚至成立了一个制瓶厂。
永安公司不仅成功进军高温塑料瓶盖市场,成为东北唯一一家生产高温塑料瓶盖的企业,为"小洋人"、"优格乳"、"宏宝莱"等知名果汁奶制品企业制作瓶盖,还顺利申请到万吨滑子蘑深加工项目,到2006年时,永安公司已经发展到瓶盖加工、纸箱印制、玻璃制瓶、食品加工、丝绵加工等诸多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集团企业。
1999年正月初八,这一天,报纸上出现一则广告:"本公司诚聘管理人员10名、销售人员10名,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一个月后,二十名应聘者上岗。三个月后,张永安发现,仅瓶盖一项,产量提高了5%,废品率下降了9‰。为此,企业一天可多生产40万个瓶盖,一个瓶盖的成本降低3毫。只有小学文化的张永安深切感受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魅力。
2005年6月,在辽宁省举行的名牌产品评比中,永安公司的瓶盖榜上有名。这是中国瓶盖行业史上第一个名牌产品,那一刻,总经理张永安的眼睛湿润了。他解释说;"因为瓶盖太小了,所以,这么多年才有这样一次的评选。可我总觉得,瓶盖再小,市场也需要。"
小小瓶盖,张永安做出了一个大世界。
记者 姗悦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