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钢城名品

正羽禽业 凤凰涅槃

发布时间:2009-01-15 00:00|栏目: 钢城名品 |浏览次数:

正羽禽业 凤凰涅槃(图1)

  在乡下,靠养鸡挣钱的养殖户可不容易,俗称这带毛喘气的叫"血儿财",经不起丝毫的风吹草动,一场瘟疫便血本无归。

海城市正羽禽业集团在发展中的7年里,经历"非典"、禽流感等洗礼,实现了由传统养殖到现代养殖方式的转变,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引领全省肉种鸡养殖行业的龙头。

2000年4月,一直在海城南台做箱包、纺织生意的崔世新对养鸡产生了兴趣,550万元买下原海城验军种禽厂,并转制更名为海城市正羽禽业集团有限公司。

最初的3万套肉种鸡存栏量仅可维持企业糊口度命,要发展就必须扩大养殖规模。于是,正羽人重新规划建设饲养设施,但硬件设施刚刚完备,突如其来的"非典"开始在国内肆虐,形势异常严峻,道路设卡,路口封闭,正羽禽业运往各地的鸡雏都被卡在了半路,眼看着一批批鸡雏孵化出来却卖不出去,无奈之下只好将一只成本为2元的鸡雏以几分钱的价格卖给了附近的狐狸养殖户,小鸡成了狐狸口中的美餐;论个卖的种蛋沦为普通鸡蛋价,仅仅几个月,正羽亏损近300万元。面对严峻形势,他们抓住时机扩大规模、提高养殖技术。不出所料,"非典"疫情解除后,正羽产品填补市场空缺成了抢手货,肉种鸡的存栏量也增至5万套,在同行业中崭露头角。

两年后,刚刚平稳下来的养殖业又遭遇重创,禽流感疫情在国内蔓延,与我市接壤的锦州黑山县发生了禽流感疫情,鸡被悉数扑杀。我市正处在抗击禽流感疫情的前沿,养殖场均处在严阵以待、严防死守状态,鸡肉、鸡蛋价格直线下落。面对刚出生的鸡雏,崔世新对工人们说:找个地方埋了吧。工人们在荒郊挥锹挖大坑将鸡雏活埋,每天5万余只,连续8天,最后工人们竟大哭起来,他们心痛的不仅仅是白白扔掉的100多万元,还有那40万只生灵。

肆虐的疫情令人清醒、反思:传统的养殖方式不改变,就摆脱不了周期性瘟疫的困扰。于是,在养殖业极度低迷之时,他们将开放式鸡舍变为全封闭式,宽8米、长80多米的鸡舍墙壁使用经过高保温处理的材料。夏季,山墙的一侧用低温地下水打湿的帘布封闭,一侧采用大马力鼓风机吹动舍内空气流动,可保鸡舍内空气新鲜,又降低了舍内温度。实验证明,在室外高温时,鸡舍内一年四季可保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较适宜鸡的生长与生产。在做强养殖硬件的同时,他们建立了30多人的专业防疫队伍,严格防疫流程,以此确保养殖安全。

此次疫情一直持续到2006年六七月间,许多养殖企业没有坚持下来,去年6月,省内最大的种鸡养殖孵化企业宣告解体,有一批种鸡廉价待售。这个消息让踌躇满志的正羽人看准了商机,立刻筹措资金低价购买了1万只。就如老天爷开了个玩笑一般,禽流感疫情随后解除了,肉种鸡养殖市场迅速升温,1万只20周大的种鸡才养了几天,便有人登门出价50元1只包销这批种鸡,这使在逆境中蓄积力量的正羽人捞了个盆盈钵满。正羽禽业在业界轰动了,成了同行议论的焦点和效仿的楷模。

仅仅一年的时间,目前正羽已经拥有了育雏育成场、产蛋一厂、产蛋二厂、孵化厂、饲料厂和一个售后服务站,种鸡存栏量已由7年前的3万套扩大到了30万套,年生产肉鸡商品雏2000多万只,带动周边4000多农户,鸡雏不仅销往省内各地,同时还远销山东、河北,内蒙古、吉林等省、自治区,并成为省级龙头种鸡养殖企业。

记者 杨海霞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