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
发布时间:2006-08-30 00:00|
栏目: 史话传说 |
浏览次数:
广泛流传于东北三省,是深受群众所喜爱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小型戏曲。在历史上有"小秧歌"、"双玩意儿"、"双调"、"边曲子"、"蹦蹦"等称谓。二人转一名始见于1934年的《泰东日报》,1953年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前,才统称为二人转。
二人转包括"双玩意儿"(或"双调"、"对口")、"单出头"、"拉场戏"等表演形式。双玩意儿是二人转的基本形式,演员分上装(旦)、下装(丑),一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入跳出,载歌载舞;单出头是单人表演,一人一台戏;拉场戏主要是演出民间小戏。二人转在农村主要是"唱屯场"(屯场即庄稼院),每年冬闲、挂锄、秋后三个季节演出,艺人演出可不受时间限制,直到把身上的技艺全亮出来。
二人转表演载歌载舞,有说有唱,生动活泼。唱词以七言、十句为主,兼有民歌体长短句,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厚。唱腔以东北民歌为基础,吸收了东北大鼓、莲花落、评戏等曲调,丰富多样,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说,高亢活爆,亲切动听。伴奏乐器有板胡、唢呐、竹板等。由于二人转脱胎于东北大秧歌,所以二人转的舞蹈全面吸收了秧歌中的浪三场、掏灯花、舞手绢等基本功,形成了二人转表演中耍手绢、耍扇子、打玉手子(由四块竹板组成,每块长四寸,宽一点五寸,演出时一手掐两块。因用它打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和非常复杂的花点,又可随着手腕和舞姿的变化表现各种情绪。伴奏时,可根据剧情、词意,运用轻重缓急的节奏打出情绪或气氛来)、大挎大板等独到的技艺,具有"稳、浪、俏、哏"艺术风格。
二人转传统曲目有300多个,代表曲目有《蓝桥》、《西厢》、《包公赔情》、《杨八姐游春》、《猪八戒拱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涌现大批新曲目,如《给军属拜年》、《接姑娘》、《丰收桥》等。
鞍山地区的二人转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出现一大批为群众喜爱的艺人,如早期的徐学忠,以后的韩成让、谢永胜、马荣海、王廷元、杨国志、吴万善、孙家贵、胡振国等。他们都有较深的艺术造诣,并各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及绝活,为繁荣和发展二人转艺术做出了贡献。